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上海连续2年全国居首 常锻炼人数比高达40.6%
2014年12月9日 19:32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成昭远报道:12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带队来沪,体育总局与相关部委同志检查调研上海市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工作情况。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出席座谈会,报告上海相关工作情况。
上海国民综合体质全国居首 经常锻炼者达四成
201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上海市政府随后在全国率先出台《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历经四年的发展努力,上海的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逐步健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不断丰富,市民科学健身意识增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明显。
全市人均体育场地有38600个,总场地面积4155.69万平方米。按全市常住人口来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2平方米。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918个,体育健身团队23813支,平均每万人拥有健身团队10.4支;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40163名,占常住人口的1.94‰。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6%,市民体质总体合格达标率为95.5%。根据国家公布的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上海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连续第二次蝉联全国首位,市民体质总体良好。至2013年底,本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47岁。
学校场地全面开放 四级体育设施体系建立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工作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在体育教育部门的合作下,双方共同推动体育课专项化改革,目前全市17个区(县)各有1所高中正在参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试点;双方共同开展阳光体育大联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每年有6万名中小学生取得“学会有游泳证书”,“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已连续举办29届,被学生称为“我们的世界杯”。学校的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86.6%。
从2011年起,上海连续四年将百姓健身步道与百姓健身房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区健身苑点917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339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33个,百姓健身房117个,百姓健身步道268条,百姓游泳池34个,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居(村)全覆盖。目前上海已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居(村)四级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市民出门500米就能享受到公益性体育设施提供的服务。
“全民健身一卡通”设想提出 一张卡有望尝试所有场馆
会上还探讨了关于如何具体实现体育场馆、设施便民利民,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等话题。据悉,湖北省首创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将体育场馆的信息汇总起来,市民可以方便的查询场地开放时间等讯息。借鉴湖北的经验,上海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也在建设之中,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说,希望该平台能包涵赛事场馆查询、票务预订等一系列相关信息。此外,黄永平还提出了“全民健身一卡通”的设想。如果该设想得以实施,像使用公共交通卡一样,上海市民有望于全国率先体验“使用一张卡,刷遍所有运动场馆”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