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巴蒂斯塔否认自己是失败者 执教申花留最大遗憾

2014-12-8 10:20:41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李冰 选稿:刘亨

图片说明:巴蒂斯塔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南北高架上卢浦大桥,走中环,沿着华夏路高架到A1,然后到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这样的一条路,在上海的三年间,巴蒂斯塔已经走了不知道多少遍 ——有2012年刚到这里时的意气风发,有去年途中下课无奈回家的悲凉,有再次回到故地的感叹,有壮志未酬却又无能为力的唏嘘。2014年12月4日,这 一次,巴蒂斯塔又要走了。

  到申花,从来没后悔过

  2012年夏天,在接受申花的邀请来到上海之前,巴蒂斯塔的身份,是前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再往前,则是率队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冠军的“金牌教练”。

  一直到现在,巴蒂斯塔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上海时的情形。“应该是六年前,我带阿根廷国奥队到上海来参加比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繁华,还有生活的便利。不过,虽然很喜欢这里,但是说实话,那个时候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能再次来到这里,而且是以主教练的身份。”

  那一次在上海,按照巴蒂斯塔的要求,上海赛区组委会为他们找了一个热身对手,队员则来自当时徐根宝的那支上海东亚队。“那个时候我知道上海有一支参加中国顶级联赛的球队,一开始还以为是跟申花打比赛呢,后来才知道是另外一支球队。”

  四年之后,巴蒂斯塔接到了来自申花的邀请,没有太多的犹豫,他便做出了到上海执教的决定。“第一次跟申花方面交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是一支拥有德罗巴和阿内尔卡,并且从阿根廷买来了莫雷诺的球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冠军,这也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来到一个陌生的联赛,对任何一个教练都是一种冒险,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大牌云集的申花队,并没能取得巴蒂斯塔预期的成绩,随着德罗巴和阿内尔卡的相继离去,2013赛季还没开始,他便遭受了又一次严重的打击。“赛季前我们被扣掉了六分,这对球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一年,虽然我们没有了德罗巴和阿内尔卡,但是托兰佐和斯基亚维的加盟,我的信心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我清楚他们的实力,所以我一直都把夺冠而不是保级作为那个赛季的目标。”最终,因为战绩不够理想,巴蒂斯塔中途下课,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申花之旅。

  今年3月,巴蒂斯塔与申花完成了第二次“牵手”,又在八个月之后完成了第二次“分手”。“我从来没有为到申花来执教后悔过,也许结局并不那么完美,但是这样的经历,足够我在老了以后,慢慢地回味了。”

  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带过一个完整的赛季

  单从性格来看,巴蒂斯塔绝对算不上布拉泽维奇那样的“性情中人”,甚至在一些人看来,作为教练,有的时候巴蒂有点过于“温吞水”,以至于他 的球队也少了一些血性。“一百个教练,可能会对执教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我只是按照我的原则做人做事,没有必要成为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什么人。”

  不抱怨,并不意味着没有遗憾,事实上,对于自己执教申花的这三个年头,巴蒂斯塔最耿耿于怀的,便是一直没有带过一个完整的赛季。“2012年,我是中途接手球队的,而且对于中超联赛并不熟悉,只能一边打比赛一边适应。2013年,我们开局阶段的势头不错,但是到了间歇期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也不得不离开。”

  再次出任申花队主教练时,巴蒂斯塔面对的,依然是一支看上去有些陌生的球队。“其实不光是申花,中超很多球队的阵容一直都在变化,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这必然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教练还是队员,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熟悉和磨合上面。今年接手球队的时候,我们国内球员的引进名额 已经用完,外援能够调整的余地也不大,应该说球队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甚至比我第一次接手时的情况更加糟糕,毕竟那个时候我们还有德罗巴和阿内尔卡, 国内球员还有王大雷和戴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在这个赛季结束之前,便已经曝出了巴蒂斯塔可能无法获得俱乐部续约的消息,但他依然为球队制定好了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以及下个赛季的技战术构想。“作为教练,只有从赛季前的引援,到体能储备,到技战术演练,再到联赛当中的调整,有一个完成的过程,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贯彻到每个队员的身上。很可惜,两次接手,都是在联赛开始之后,只能一边打比赛一边调整,很难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将来有机会,一定会证明自己

  一个月前,巴蒂斯塔带着两个助手离开上海的时候,虽然续约进展得并不顺利,但至少依然还有回来继续执教的可能,所以他只带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了一些给家人和朋友的礼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明年1月份还会回到这里,公寓里的东西都没怎么收拾,反正回来还要继续住的。”

  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月,还是三个人,但是从接到申花让他回来的电话的那一刻起,巴蒂斯塔心里就已经很清楚,作为教练,自己在这支球队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LOSER(失败者)。”不管一个月前还是一个月后,对于自己第二次执教申花,巴蒂斯塔坚持认为,教练组已经完成了俱乐部之前制定的任务:“最初俱乐部的目标是无论如何都必须保级成功,后来在联赛中期进行了一些人员调整之后,又加上了足协杯的新目标。坦率地讲,以球队现有的人员配置,我并不认为具备两线作战的整体实力,但最终我们在联赛排名第九,足协杯也打进了半决赛,我们已经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结果面前,任何假设都只能是理论上的倒推,巴蒂斯塔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他多少觉得有些不甘:“如果我们只参加联赛,我有把握至少可以多拿三到四个积分,这样一来,我们的排名足以打进前八,但是我们必须同时兼顾两条战线,而能够上场的队员又不多。”至于外界批评的训练缺乏质量,以及临场指挥的应变不足,巴蒂斯塔并没怎么放在心上:“我是一名职业教练,我做的都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觉得应该做的。任何一场比赛,只要赢了,不管我派谁上场,哪怕 我自己知道是不对的,但是在外界看来,可能都是一记妙招;如果输了,每个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不派这个或者那个队员上场,反正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错误的。”

  两进两出,巴蒂斯塔在申花的执教生涯,显然都算不上“善终”,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很想再有机会回到中国来证明自己:“就像六年前我没想到会来申花一样,以后会发生什么,谁都说不清楚。”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巴蒂斯塔否认自己是失败者 执教申花留最大遗憾

2014年12月8日 10:20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图片说明:巴蒂斯塔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南北高架上卢浦大桥,走中环,沿着华夏路高架到A1,然后到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这样的一条路,在上海的三年间,巴蒂斯塔已经走了不知道多少遍 ——有2012年刚到这里时的意气风发,有去年途中下课无奈回家的悲凉,有再次回到故地的感叹,有壮志未酬却又无能为力的唏嘘。2014年12月4日,这 一次,巴蒂斯塔又要走了。

  到申花,从来没后悔过

  2012年夏天,在接受申花的邀请来到上海之前,巴蒂斯塔的身份,是前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再往前,则是率队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冠军的“金牌教练”。

  一直到现在,巴蒂斯塔都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上海时的情形。“应该是六年前,我带阿根廷国奥队到上海来参加比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繁华,还有生活的便利。不过,虽然很喜欢这里,但是说实话,那个时候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我能再次来到这里,而且是以主教练的身份。”

  那一次在上海,按照巴蒂斯塔的要求,上海赛区组委会为他们找了一个热身对手,队员则来自当时徐根宝的那支上海东亚队。“那个时候我知道上海有一支参加中国顶级联赛的球队,一开始还以为是跟申花打比赛呢,后来才知道是另外一支球队。”

  四年之后,巴蒂斯塔接到了来自申花的邀请,没有太多的犹豫,他便做出了到上海执教的决定。“第一次跟申花方面交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这是一支拥有德罗巴和阿内尔卡,并且从阿根廷买来了莫雷诺的球队,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冠军,这也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来到一个陌生的联赛,对任何一个教练都是一种冒险,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大牌云集的申花队,并没能取得巴蒂斯塔预期的成绩,随着德罗巴和阿内尔卡的相继离去,2013赛季还没开始,他便遭受了又一次严重的打击。“赛季前我们被扣掉了六分,这对球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一年,虽然我们没有了德罗巴和阿内尔卡,但是托兰佐和斯基亚维的加盟,我的信心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我清楚他们的实力,所以我一直都把夺冠而不是保级作为那个赛季的目标。”最终,因为战绩不够理想,巴蒂斯塔中途下课,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申花之旅。

  今年3月,巴蒂斯塔与申花完成了第二次“牵手”,又在八个月之后完成了第二次“分手”。“我从来没有为到申花来执教后悔过,也许结局并不那么完美,但是这样的经历,足够我在老了以后,慢慢地回味了。”

  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带过一个完整的赛季

  单从性格来看,巴蒂斯塔绝对算不上布拉泽维奇那样的“性情中人”,甚至在一些人看来,作为教练,有的时候巴蒂有点过于“温吞水”,以至于他 的球队也少了一些血性。“一百个教练,可能会对执教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我只是按照我的原则做人做事,没有必要成为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什么人。”

  不抱怨,并不意味着没有遗憾,事实上,对于自己执教申花的这三个年头,巴蒂斯塔最耿耿于怀的,便是一直没有带过一个完整的赛季。“2012年,我是中途接手球队的,而且对于中超联赛并不熟悉,只能一边打比赛一边适应。2013年,我们开局阶段的势头不错,但是到了间歇期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也不得不离开。”

  再次出任申花队主教练时,巴蒂斯塔面对的,依然是一支看上去有些陌生的球队。“其实不光是申花,中超很多球队的阵容一直都在变化,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这必然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教练还是队员,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熟悉和磨合上面。今年接手球队的时候,我们国内球员的引进名额 已经用完,外援能够调整的余地也不大,应该说球队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甚至比我第一次接手时的情况更加糟糕,毕竟那个时候我们还有德罗巴和阿内尔卡, 国内球员还有王大雷和戴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在这个赛季结束之前,便已经曝出了巴蒂斯塔可能无法获得俱乐部续约的消息,但他依然为球队制定好了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以及下个赛季的技战术构想。“作为教练,只有从赛季前的引援,到体能储备,到技战术演练,再到联赛当中的调整,有一个完成的过程,才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贯彻到每个队员的身上。很可惜,两次接手,都是在联赛开始之后,只能一边打比赛一边调整,很难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将来有机会,一定会证明自己

  一个月前,巴蒂斯塔带着两个助手离开上海的时候,虽然续约进展得并不顺利,但至少依然还有回来继续执教的可能,所以他只带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了一些给家人和朋友的礼物。“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明年1月份还会回到这里,公寓里的东西都没怎么收拾,反正回来还要继续住的。”

  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月,还是三个人,但是从接到申花让他回来的电话的那一刻起,巴蒂斯塔心里就已经很清楚,作为教练,自己在这支球队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LOSER(失败者)。”不管一个月前还是一个月后,对于自己第二次执教申花,巴蒂斯塔坚持认为,教练组已经完成了俱乐部之前制定的任务:“最初俱乐部的目标是无论如何都必须保级成功,后来在联赛中期进行了一些人员调整之后,又加上了足协杯的新目标。坦率地讲,以球队现有的人员配置,我并不认为具备两线作战的整体实力,但最终我们在联赛排名第九,足协杯也打进了半决赛,我们已经做到了能做的一切。”

  结果面前,任何假设都只能是理论上的倒推,巴蒂斯塔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他多少觉得有些不甘:“如果我们只参加联赛,我有把握至少可以多拿三到四个积分,这样一来,我们的排名足以打进前八,但是我们必须同时兼顾两条战线,而能够上场的队员又不多。”至于外界批评的训练缺乏质量,以及临场指挥的应变不足,巴蒂斯塔并没怎么放在心上:“我是一名职业教练,我做的都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觉得应该做的。任何一场比赛,只要赢了,不管我派谁上场,哪怕 我自己知道是不对的,但是在外界看来,可能都是一记妙招;如果输了,每个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不派这个或者那个队员上场,反正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错误的。”

  两进两出,巴蒂斯塔在申花的执教生涯,显然都算不上“善终”,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很想再有机会回到中国来证明自己:“就像六年前我没想到会来申花一样,以后会发生什么,谁都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