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网现状路茫茫 新外教助张择提升实力
2014年12月1日 16:03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中国男网现状路茫茫 新外教助张择提升实力
在国内,有同队的女网金花书写的辉煌历史以及小花也在层出不穷地开始冒头;在国外,有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锦织圭的强势崛起,这一年,恐怕是中国男网压力最大的一年。
2014年澳网,曾因为李娜的女单夺冠而带给我们多少激动,也是首次有中国男网亮相男单正赛的大满贯。两名中国球员吴迪和张择双双出击,结果先后负于法国球员斯佩尔和31号种子、西班牙名将沃达斯科,一轮游出局。这或许也是意料之中的。明年,依旧会有中国男子球员参加男单正赛。
昨天,在深圳举行的2015年澳网亚太区外卡赛男单决赛中,连续两年打进男单决赛的张择以两个6∶4战胜队友李喆,首次夺得澳网外卡赛男单冠军,也将连续第二年征战澳网男单正赛。去年张择在澳网外卡赛男单决赛输给了吴迪,不过凭借在澳网资格赛上三连胜的出色表现,他首次跻身大满贯男单正赛,不过首轮输给了西班牙名将沃达斯科。明年的澳网将是张择生涯第二次出战大满贯男单正赛,前天他还搭档中华台北选手李欣翰获得了澳网男双外卡。这样张择将在明年的澳网单双打双线出击。除了张择,或许还能有球员从资格赛中杀出重围,和张择联袂出击男单赛事。不过现在重要的是,他们能突破一轮游的困境吗?和国足“想在世界杯进一个球”一样,在大满贯赢一场球就是中国男网面临的第一个重要目标。
今年四大满贯,中国男单唯一获得参赛机会的就只有澳网,此后法网吴迪和张择在资格赛首轮就被淘汰出局,之后的温网资格赛吴迪因签证原因无法前往巴黎参赛,张择则在资格赛第二轮被中华台北名将逆转,无缘决胜轮,最后一项大满贯美网张择和吴迪双双在资格赛决胜轮出局。正是在这届美网,日本小将锦织圭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掀开了亚洲男子网球的新篇章。这样两相对比,中国男网更是显得黯淡无光。又是一年澳网即将来到,中国男网能否一胜?路在何方?
现状>>>
“小草”难破土男网路茫茫
在国内,有同队的女网金花书写的辉煌历史以及小花也在层出不穷地开始冒头;在国外,有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锦织圭的强势崛起,这一年,恐怕是中国男网压力最大的一年。
现实目标:打进世界前100
和女网相比,起步晚、资源少、基础差是中国男网选手在成长中面临的难题,小伙子们走过弯路、尝过苦涩,但从未放弃,正是他们的步步摸索和点点突破为中国网球的未来筑就了基石。在仁川亚运会上,由张择、吴迪、李喆、公茂鑫组成的中国队摘下网球男团银牌,这是自1990年以来中国男网在亚运会上的最佳战绩。但是在单项比赛中,小伙子们都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水准。今年,在唯一有机会出赛的ATP大师赛上海赛中,世界排名第553位的王楚涵爆冷战胜排名第17位的弗格尼尼,晋级第2轮。另两名持外卡参赛的中国球员张择和吴迪则相继出局。对他们来说,锦织圭是学不来的,打进前100位才是切实可行的第一目标。目前,张择排名第183位,接下来是吴迪290位,李喆369位,王楚涵390位,柏衍431位,这就是中国的前五名。
突破难题:与强手对阵太少
每年的中网和上海大师赛都是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员难得拥有的参赛机会,要知道平时,他们很多都连巡回赛都没办法打,而是混迹于低级别的希望赛、挑战赛中。而这样的局面也导致他们在参加京沪赛时难求一胜的尴尬,很少面对世界排名前50位的强手。交手时在技战术水平上的差异和面对大场面的不适,也让他们始终无法突破。比如今年上海大师赛,22岁的王楚涵首轮战胜了弗格尼尼,也是缘于双方之前数次对练,使王楚涵对弗格尼尼的打法心中有数。然而在这场胜利之后,王楚涵第二轮就败在了资格赛选手贾兹里的拍下。能够打出一盘甚至一场好球,但难将好状态延续下去,这是男网的小草们在大赛中频频暴露的问题。“看到日本球员正在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我们心里都非常着急。大家都在进步,自己也很有紧迫感。”吴迪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张择也表示,“明年希望能多打点ATP大一点的比赛,让自己跟高水平球员多去对抗。”
发展方向:立足本土有何用
锦织圭堪称今年世界男网的一大亮点,他打进美网决赛,击败四巨头,年末排名TOP5,他的出现证明了土生土长的亚洲人也能达到世界网坛的顶尖层次。锦织圭的成功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为打破松冈修造创造的日本男选手第46位的世界排名,日本网协制订的“45计划”,诸多财团为该计划投资,以锦织圭为代表的近百位青少年选手得以奔赴美国网校学习。而这样的模式对中国男网来说,恐怕很难复制。此前,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卿尚霖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男子球员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训练模式和竞赛体系来提升整体水平,而不是盲目去参加实力不够的比赛。而事实上,不多去参加高强度高水平的比赛,到了中网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有机会与强手对抗时,又是手足无措的难求一胜。一次次地重复这样的现状,中国男网的发展道路依然是迷雾重重,难见前路。
幕后>>>
新外教助张择提升实力
在女子网坛,彭帅与谢淑薇的“海峡组合”曾所向披靡,不仅夺得女双大满贯冠军,还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而这次澳网外卡赛,男子网坛也冒出一对“海峡组合”:张择与李欣翰。两人前天在2015年澳网亚太区外卡赛男双决赛以2∶1逆转战胜跨国组合拉贾/冈萨雷斯,夺得冠军,拿到了明年澳网男双正赛的入场券。在男双外卡顺利到手后,张择在昨天的男单决赛中又击败队友李喆夺冠,连续第二年挺进墨尔本公园。据悉,张择给力的表现与新任外教有密切的关系。
据了解,过去经费和外教一直是限制张择等中国男网选手进一步提高的重要环节,但现在钱不再是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总局网管中心每年为两人各支付40万元经费,而南京体院网球系也同样补贴40万元。”有了足够的经费支持,为了冲击世界前100名,在澳网结束后,张择聘请了单打排名曾高达世界第七位的瑞典名帅乔科姆·奈斯特隆姆。这位曾经执教过涅米宁、梅尔泽等名将的教头年薪就高达80万元。谈到外教对自己的帮助,张择说,“他对我的打法进行了提升,尤其是加强了正手的进攻,而且底线进攻的稳定性也有所加强。他对我要求很高,如果该赢下的比赛没打好,他会很生气,然后不厌其烦地给我分析失利的原因。”
新闻观察>>>
探路者自己
也该好好珍惜
这两年,当大家还在为中国男子选手掰着手指头算第一轮、第二轮成绩的时候,作为亚洲网球的领头人物,日本选手锦织圭却已经击败了四巨头,开始冲击大满贯冠军了。当锦织圭将眼光投向“大满贯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时候,中国的男网选手们在被问到职业生涯目标时,几乎都是回答“尽早闯进前100”,毕竟眼下中国男选手排名最高时的张择也只是第183位。
锦织圭的成功,令中国网球失去了亚洲人“体质不行”的借口;也许,现在唯一的理由只剩下“情况不同,不好复制”。但锦织圭至少证明,通过科学和艰苦的训练,小个子的亚洲男人同样能在网球项目登上国际巅峰。而且除了锦织圭,目前日本还有6名球员排名在前180位,这意味着他们任何一人在中国都会是网球一哥。再对比排名,还有个尴尬的发现,中国进入排名榜的只有寥寥19人,而日本一共有44人进入排名榜,这至少意味着日本网球有庞大的人才梯队和厚度,有这样规模的参赛人数,才有可能从中间产生像锦织圭这样一飞冲天的人物。
锦织圭的模式也许不可复制,但培养大量的网球人才应该是我们能做到的。但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中国男单常年徘徊在真正的职业化圈子外。“我们的差距是只有一部分人走的职业化,但是相当一部分人走的还是计划内体制的这种模式。”专家认为,未来应该扩大“职业化培养”的试用人群,才能将中国网球真正带上更高的高度。
与此同时,对于目前的张择和吴迪们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特别像吴迪竟然连个正式教练都没有,“没有正确的人引导我怎么做,很多时候都是自己觉得可以这么做,就这么做一段时间。有可能那么做,就那么做一段时间。绕来绕去,就走了不少弯路。”吴迪说。吴迪表示自己是俱乐部的第一批队员,大家都在摸索着前进,都没经验,“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吧,男网还是个未知数,不像女网已经有一片光明。”吴迪笑笑说,他跟张择,还有其他同龄小兄弟,都处在给大家探路的阶段。听来令人实在心酸。
即便是探路者,也该好好地准备着吧,也该好好地让他们多去高级领域探探路吧。不然,又能探出什么名堂?好在,据悉如今总局网管中心每年也为张择和他等补贴数十万元经费,虽然对于职业网球来说无异杯水车薪,但对于中国男网来说还是雪中送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