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新闻晨报:孙杨事件 利益纠纷导致核聚变效应

2014-12-1 11:01:22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唐舸 选稿:实习生梅星辰

  原标题:新闻晨报:孙杨事件 利益纠纷导致核聚变效应

  一周以来,孙杨因为误服禁药事件再陷舆论的漩涡,然而当外界已经是洪水滔天时,身处风暴眼的相关责任部门却依然出奇的平静和沉默。

新闻晨报:孙杨事件利益纠纷导致核聚变效应

  孙杨误服禁药事件,相关责任方至今一直潜行在水面之下。/新华社

  一周以来,孙杨因为误服禁药事件再陷舆论的漩涡,然而当外界已经是洪水滔天时,身处风暴眼的相关责任部门却依然出奇的平静和沉默。在媒体不断的追问之下,这些孙杨身边的人甚至连扬汤止沸都赖得出手,一任风波飞扬,我自波澜不惊。

  时至今日,在各路媒体的反复挖掘之下,孙杨误服事件的前因后果已然清晰地呈现出来,从《用药手册》的自摆乌龙,到事发后的暗渡陈仓、瞒天过海,直到事件公布时的欲盖弥彰、弄巧成绌,对于各方利益相关人员而言,其在孙子兵法上的造诣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其可悲之处也在于此——以如此智慧和心机把一件小事演变成一场风波,只能用聪明反被聪明误来形容。

  对于此类事件处理的标准程序,相关责任方肯定是烂熟于胸,如果换成是一名普通的运动员,相信从反兴奋剂中心到游泳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和遗漏。然而当孙杨成为事件的主角时,一粒原本误服的禁药就瞬间成为了一颗炸弹,在化学范畴上,从禁药到炸弹的演变显然难以成立,但在这场风波中,利益的纠缠却直接导致了核聚变的效应——在孙杨登上巅峰时,他们是利益的共享者,而在孙杨“落难”时,他们也会承受相应的利益损失。所以当任何风水草动都和利益相关时,他们所谓保护的也就不再是孙杨,而是自己,这才是一切掩盖行为的真正动机。

  也许,“谈药色变”可以成为利益相关者方寸大乱、进退失据的借口,然而这些自做聪明者不仅低估了公众的智商,更低估了公众的判断力。试想一下,如果在孙杨查出禁药之后就第一时间对外公布,坦诚面对公众,谁会相信一个世界纪录的拥有者会在一次根本没有对手的比赛中去铤而走险!但这个“谁”却深深烙印在他们脑袋里,为官的习惯性思维让某些责任者不仅可以直接屏蔽公众的知情权,也可以臆想出任何危及自身的场景。

  即便如孙杨这样世界顶级的游泳选手,在长距离的潜泳之后也需要浮出水面换口气,然而作为相关责任方,却至今一直潜行在水面之下,其惊人的“肺活量”显然已经超过人类的极限。面对公众和舆论的不断追问,他们以为沉默就不会让真相浮出水面,但这种鸵鸟式的应对恰恰又暴露了其自以为是的一面。在这场风波持续发酵了一周之后,公众和舆论追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真相——在以保护孙杨为托辞的这一系列动作中,谁是无视规则,破坏程序的真正责任人,相信在孙杨逐渐成为此次事件中的被同情者时,答案也将浮出水面。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新闻晨报:孙杨事件 利益纠纷导致核聚变效应

2014年12月1日 11:01 来源:新闻晨报

  原标题:新闻晨报:孙杨事件 利益纠纷导致核聚变效应

  一周以来,孙杨因为误服禁药事件再陷舆论的漩涡,然而当外界已经是洪水滔天时,身处风暴眼的相关责任部门却依然出奇的平静和沉默。

新闻晨报:孙杨事件利益纠纷导致核聚变效应

  孙杨误服禁药事件,相关责任方至今一直潜行在水面之下。/新华社

  一周以来,孙杨因为误服禁药事件再陷舆论的漩涡,然而当外界已经是洪水滔天时,身处风暴眼的相关责任部门却依然出奇的平静和沉默。在媒体不断的追问之下,这些孙杨身边的人甚至连扬汤止沸都赖得出手,一任风波飞扬,我自波澜不惊。

  时至今日,在各路媒体的反复挖掘之下,孙杨误服事件的前因后果已然清晰地呈现出来,从《用药手册》的自摆乌龙,到事发后的暗渡陈仓、瞒天过海,直到事件公布时的欲盖弥彰、弄巧成绌,对于各方利益相关人员而言,其在孙子兵法上的造诣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其可悲之处也在于此——以如此智慧和心机把一件小事演变成一场风波,只能用聪明反被聪明误来形容。

  对于此类事件处理的标准程序,相关责任方肯定是烂熟于胸,如果换成是一名普通的运动员,相信从反兴奋剂中心到游泳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和遗漏。然而当孙杨成为事件的主角时,一粒原本误服的禁药就瞬间成为了一颗炸弹,在化学范畴上,从禁药到炸弹的演变显然难以成立,但在这场风波中,利益的纠缠却直接导致了核聚变的效应——在孙杨登上巅峰时,他们是利益的共享者,而在孙杨“落难”时,他们也会承受相应的利益损失。所以当任何风水草动都和利益相关时,他们所谓保护的也就不再是孙杨,而是自己,这才是一切掩盖行为的真正动机。

  也许,“谈药色变”可以成为利益相关者方寸大乱、进退失据的借口,然而这些自做聪明者不仅低估了公众的智商,更低估了公众的判断力。试想一下,如果在孙杨查出禁药之后就第一时间对外公布,坦诚面对公众,谁会相信一个世界纪录的拥有者会在一次根本没有对手的比赛中去铤而走险!但这个“谁”却深深烙印在他们脑袋里,为官的习惯性思维让某些责任者不仅可以直接屏蔽公众的知情权,也可以臆想出任何危及自身的场景。

  即便如孙杨这样世界顶级的游泳选手,在长距离的潜泳之后也需要浮出水面换口气,然而作为相关责任方,却至今一直潜行在水面之下,其惊人的“肺活量”显然已经超过人类的极限。面对公众和舆论的不断追问,他们以为沉默就不会让真相浮出水面,但这种鸵鸟式的应对恰恰又暴露了其自以为是的一面。在这场风波持续发酵了一周之后,公众和舆论追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真相——在以保护孙杨为托辞的这一系列动作中,谁是无视规则,破坏程序的真正责任人,相信在孙杨逐渐成为此次事件中的被同情者时,答案也将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