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青少年篮球寻找“下一个姚明”

2014-11-28 14:43:34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周雪芮 选稿:余燕

原标题: 东方体育日报:青少年篮球寻找“下一个姚明”

  上周六,由徐汇区承办的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圆满落下了帷幕。和往年相比,这届市运会篮球比赛不管是参赛人数还是办赛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得益于近年来上海各界对于青少年篮球培养的大力支持。在目前振兴三大球的大趋势下,或许上海市在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但这并不能掩盖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情况正在逐步往好的一面发展的事实。
  发展趋势“三上一提高”
  上海市对于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筹谋已久,仅根据近四年来的发展趋势分析,秉承着“三上一提高”(即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材率)的青少年运动员发展指导方针,在篮球项目上的布局和发展规模都比上一个周期翻了一番。据统计,2014年上海市篮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人数为1800人左右,报名参加本届上海市运动会的人数有将近1200人,在市运会40个项目的报名人数中,仅排在足球项目之后,名列第二,全市注册的篮球教练也有120余人。到目前为止,通过在上海市17个区县进行项目布局,每个区县都有一支篮球运动队,全市大力开展篮球项目的中小学校也达到近百所。
  各个区县的布局和组建队伍只是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培养的基础,当人数足够多以后,就会举行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进行正面的拉动和引导。“除了比赛,我们还举行了各种篮球活动来营造氛围和发现好苗子。”据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战伟介绍,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他们都会委托上海市篮球协会组织各种篮球训练营,平时更会不定期的组织周末训练营,而训练营的教练都是从NBA请来的专家。这些训练营将从比赛中发现的有潜力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组织起来进行集训,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已连续十年承接全国青少年三对三篮球比赛的上海站比赛了,每次为时大概两三个月的比赛都会有1万多人参加,其中固然有注册的专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但更多的却是对篮球感兴趣的普通人。“通过社会各界的赞助和配合,整个青少年篮球发展的氛围都浓郁了很多。”周战伟说道。
  形成人才链条 练篮球也有好出路
  目前上海市近百所大力开展篮球项目的中小学校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体育系统(少体校)、体教结合(学校二线和传统学校)、社会力量(篮球俱乐部)。除了专业注册的篮球教练员外,不少体育老师也加入到待训教练员的队伍中来,在那些传统的参加篮球项目的普通中小学中,这些体育老师自己也在开展篮球项目,带运动队参加比赛。“这是我们上海体教结合模式的具体体现,要得益于教育部门的支持,大家一起推动青少年篮球项目的发展。”周战伟说道。
  虽然越来越多的非专业篮球教练员加入到青少年篮球的培养普及中,但是随着注册的篮球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数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尝试着走上篮球之路,不得不说目前专业的篮球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是处于缺乏状态。“现在想系统地、专业地学习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专业注册的篮球教练员的人数并没有大幅增长,这对于篮球项目的队伍建设和开展还是有点影响的。”
  除了师资力量的缺乏外,孩子的家长是否支持也成了推进青少年篮球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进入专业队和上一个好大学这两个选项来看,绝大部分家长们都倾向于让孩子将来上个好大学。所以对于目前上海市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应该给他们建立更好的保障,让他们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周战伟说,最后能练出来,进入专业队的孩子只占了10%,还有90%要分流到各所高校中,但上海招收篮球特长生的大学并不多。“我们一定要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人才链条,不然一旦从中间断掉,一些好苗子或许会因为升学无门就不练篮球了,或者为了练篮球将来却没有一个好的出路。”
  深挖资源 整合力量
  为了解决目前青少年篮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上海市体育局正在调研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发展的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了十三五青少年篮球发展规划,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将篮球发展的基础做好。“在篮球项目的发展上,青少年还是基础,但上层建筑不做好也不行。”在周战伟看来,想要发展好篮球不能单靠一个体育部门,也需要教育部门的帮助,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资源、力量整合。“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中,教育一定要保障好,这样即使他们将来去不了专业队也能有个退路。我们对于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全面培养。‘有理想、有文化、少伤病、能成才、长兴趣’就是我们培养目标。”
  虽然不管是遇到的困难还是取得的成绩,在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中都包括了男女篮两方面,但是因为职业体系的不同,男篮和女篮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相对来说可能男篮是属于职业化的,而女篮则属于体制内的,鉴于职业篮球市场流通的特性,男篮的教练员往上输送肯定不像女篮那么好解决。而男女篮的发展体制也不同,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这一块,不管体制内外,男女篮都能发展好。但是从今后的出路而言,女篮更容易练出来,男篮则不然。”尽管因现有体制的问题,男女篮的将来出路会有这些不同,但在青少年篮球培养方面,男女篮仍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现在我们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整个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扩大,基础更雄厚。将来能不能出现又一个姚明不敢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到方方面面,让青少年篮球培养的氛围更好。”
  重点运动员小将李圣哲
  在本届市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徐汇区选手包揽了A、B、C三个组别的所有冠军,其中身在B组队伍的初三选手李圣哲更是几乎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目前正在徐汇区第五十四中学读初三的李圣哲身高2.08米,站在市运会的赛场上,不管是和对手还是和队友相比,他都显得颇为引人注目。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篮球基础让他早早有机会去八一队参加集训,也入选了国家少年队,备战亚青赛。
  据悉,李圣哲的父母曾是快艇运动员,在李圣哲小学一年级时,他们为了他将来在篮球方面的发展就特地将家从宝山搬到了徐汇。而对于从小就体现出过人身体素质的李圣哲,徐汇区体育局也是一路配合:徐汇区一直在开展重点运动员保障计划,通过学校观察、教练员推荐和专家的各方反馈,选拔出适合年龄层的运动员,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科研测试,在此基础上由专家进行综合评审,对于定下来的重点苗子将进行定期科研测试。
  李圣哲一家自搬到徐汇区后,李圣哲就被列入了这个重点运动员保障计划,他的营养怎么跟,学校文化保障如何做都有专人设计,体科所专家会定期对他进行会诊,了解一个星期的饮食、训练量,营养师会根据他的负荷搭配饮食,每个月还会给他发放营养补贴。
  李圣哲可以说是这个保障计划的完全的受益人,他很快就在各项青少年篮球比赛中崭露头角。由于过人的身高和出色的身体素质,不少人以“下一个姚明”来称呼李圣哲。值得一提的是,李圣哲现在的篮球教练李章明也是姚明曾经的启蒙教练。
  “在同样的年纪,李圣哲和姚明的身高差不多,但是李圣哲身体更壮,他的篮球基本技术、灵敏性、协调性和球感都还不错,爆发力比同龄时的姚明更好点,打球也比姚明早,篮球智商也还可以。”李章明对于爱徒李圣哲赞不绝口,但他仍然点出了后者的一些不足,“姚明比李圣哲要刻苦,而且他的身高也不是那么容易长到的。李圣哲的骨龄测试是将来能长到2.15米,这个身高打专业队是没问题的,如果他的力量能练出来的话,将来就真的能成才了。”
  或许走上篮球这条路是由于父母的选择,但是对于现在李圣哲来说,篮球是一项能带给他快乐的运动。对于自己的未来,李圣哲考虑得很清楚,那就是成为像奥尼尔那样的强力中锋,入选国家队征战国际大赛。
  “未来始终要靠实力说话,这次去八一队集训也让我开了眼界,知道全国各地的高手都是什么样的,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在李圣哲看来,他并不乐意被人冠上“下一个姚明”这类的称号,他想做的是独一无二的李圣哲。“首先,我现在没有和‘下一个姚明’这样的称号匹配的实力;其次,世界上绝对不会有第二个姚明的,他是个传奇,无法比拟。”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青少年篮球寻找“下一个姚明”

2014年11月28日 14:43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原标题: 东方体育日报:青少年篮球寻找“下一个姚明”

  上周六,由徐汇区承办的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圆满落下了帷幕。和往年相比,这届市运会篮球比赛不管是参赛人数还是办赛规模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得益于近年来上海各界对于青少年篮球培养的大力支持。在目前振兴三大球的大趋势下,或许上海市在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仍面临着诸多困难,但这并不能掩盖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情况正在逐步往好的一面发展的事实。
  发展趋势“三上一提高”
  上海市对于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筹谋已久,仅根据近四年来的发展趋势分析,秉承着“三上一提高”(即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材率)的青少年运动员发展指导方针,在篮球项目上的布局和发展规模都比上一个周期翻了一番。据统计,2014年上海市篮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人数为1800人左右,报名参加本届上海市运动会的人数有将近1200人,在市运会40个项目的报名人数中,仅排在足球项目之后,名列第二,全市注册的篮球教练也有120余人。到目前为止,通过在上海市17个区县进行项目布局,每个区县都有一支篮球运动队,全市大力开展篮球项目的中小学校也达到近百所。
  各个区县的布局和组建队伍只是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培养的基础,当人数足够多以后,就会举行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进行正面的拉动和引导。“除了比赛,我们还举行了各种篮球活动来营造氛围和发现好苗子。”据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周战伟介绍,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他们都会委托上海市篮球协会组织各种篮球训练营,平时更会不定期的组织周末训练营,而训练营的教练都是从NBA请来的专家。这些训练营将从比赛中发现的有潜力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组织起来进行集训,对他们进行跟踪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已连续十年承接全国青少年三对三篮球比赛的上海站比赛了,每次为时大概两三个月的比赛都会有1万多人参加,其中固然有注册的专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但更多的却是对篮球感兴趣的普通人。“通过社会各界的赞助和配合,整个青少年篮球发展的氛围都浓郁了很多。”周战伟说道。
  形成人才链条 练篮球也有好出路
  目前上海市近百所大力开展篮球项目的中小学校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体育系统(少体校)、体教结合(学校二线和传统学校)、社会力量(篮球俱乐部)。除了专业注册的篮球教练员外,不少体育老师也加入到待训教练员的队伍中来,在那些传统的参加篮球项目的普通中小学中,这些体育老师自己也在开展篮球项目,带运动队参加比赛。“这是我们上海体教结合模式的具体体现,要得益于教育部门的支持,大家一起推动青少年篮球项目的发展。”周战伟说道。
  虽然越来越多的非专业篮球教练员加入到青少年篮球的培养普及中,但是随着注册的篮球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数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尝试着走上篮球之路,不得不说目前专业的篮球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是处于缺乏状态。“现在想系统地、专业地学习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专业注册的篮球教练员的人数并没有大幅增长,这对于篮球项目的队伍建设和开展还是有点影响的。”
  除了师资力量的缺乏外,孩子的家长是否支持也成了推进青少年篮球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进入专业队和上一个好大学这两个选项来看,绝大部分家长们都倾向于让孩子将来上个好大学。所以对于目前上海市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应该给他们建立更好的保障,让他们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周战伟说,最后能练出来,进入专业队的孩子只占了10%,还有90%要分流到各所高校中,但上海招收篮球特长生的大学并不多。“我们一定要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人才链条,不然一旦从中间断掉,一些好苗子或许会因为升学无门就不练篮球了,或者为了练篮球将来却没有一个好的出路。”
  深挖资源 整合力量
  为了解决目前青少年篮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上海市体育局正在调研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发展的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了十三五青少年篮球发展规划,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将篮球发展的基础做好。“在篮球项目的发展上,青少年还是基础,但上层建筑不做好也不行。”在周战伟看来,想要发展好篮球不能单靠一个体育部门,也需要教育部门的帮助,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资源、力量整合。“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中,教育一定要保障好,这样即使他们将来去不了专业队也能有个退路。我们对于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全面培养。‘有理想、有文化、少伤病、能成才、长兴趣’就是我们培养目标。”
  虽然不管是遇到的困难还是取得的成绩,在上海市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中都包括了男女篮两方面,但是因为职业体系的不同,男篮和女篮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相对来说可能男篮是属于职业化的,而女篮则属于体制内的,鉴于职业篮球市场流通的特性,男篮的教练员往上输送肯定不像女篮那么好解决。而男女篮的发展体制也不同,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这一块,不管体制内外,男女篮都能发展好。但是从今后的出路而言,女篮更容易练出来,男篮则不然。”尽管因现有体制的问题,男女篮的将来出路会有这些不同,但在青少年篮球培养方面,男女篮仍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现在我们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整个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扩大,基础更雄厚。将来能不能出现又一个姚明不敢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到方方面面,让青少年篮球培养的氛围更好。”
  重点运动员小将李圣哲
  在本届市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徐汇区选手包揽了A、B、C三个组别的所有冠军,其中身在B组队伍的初三选手李圣哲更是几乎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目前正在徐汇区第五十四中学读初三的李圣哲身高2.08米,站在市运会的赛场上,不管是和对手还是和队友相比,他都显得颇为引人注目。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篮球基础让他早早有机会去八一队参加集训,也入选了国家少年队,备战亚青赛。
  据悉,李圣哲的父母曾是快艇运动员,在李圣哲小学一年级时,他们为了他将来在篮球方面的发展就特地将家从宝山搬到了徐汇。而对于从小就体现出过人身体素质的李圣哲,徐汇区体育局也是一路配合:徐汇区一直在开展重点运动员保障计划,通过学校观察、教练员推荐和专家的各方反馈,选拔出适合年龄层的运动员,然后针对性的进行科研测试,在此基础上由专家进行综合评审,对于定下来的重点苗子将进行定期科研测试。
  李圣哲一家自搬到徐汇区后,李圣哲就被列入了这个重点运动员保障计划,他的营养怎么跟,学校文化保障如何做都有专人设计,体科所专家会定期对他进行会诊,了解一个星期的饮食、训练量,营养师会根据他的负荷搭配饮食,每个月还会给他发放营养补贴。
  李圣哲可以说是这个保障计划的完全的受益人,他很快就在各项青少年篮球比赛中崭露头角。由于过人的身高和出色的身体素质,不少人以“下一个姚明”来称呼李圣哲。值得一提的是,李圣哲现在的篮球教练李章明也是姚明曾经的启蒙教练。
  “在同样的年纪,李圣哲和姚明的身高差不多,但是李圣哲身体更壮,他的篮球基本技术、灵敏性、协调性和球感都还不错,爆发力比同龄时的姚明更好点,打球也比姚明早,篮球智商也还可以。”李章明对于爱徒李圣哲赞不绝口,但他仍然点出了后者的一些不足,“姚明比李圣哲要刻苦,而且他的身高也不是那么容易长到的。李圣哲的骨龄测试是将来能长到2.15米,这个身高打专业队是没问题的,如果他的力量能练出来的话,将来就真的能成才了。”
  或许走上篮球这条路是由于父母的选择,但是对于现在李圣哲来说,篮球是一项能带给他快乐的运动。对于自己的未来,李圣哲考虑得很清楚,那就是成为像奥尼尔那样的强力中锋,入选国家队征战国际大赛。
  “未来始终要靠实力说话,这次去八一队集训也让我开了眼界,知道全国各地的高手都是什么样的,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在李圣哲看来,他并不乐意被人冠上“下一个姚明”这类的称号,他想做的是独一无二的李圣哲。“首先,我现在没有和‘下一个姚明’这样的称号匹配的实力;其次,世界上绝对不会有第二个姚明的,他是个传奇,无法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