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仁川亚运会 孙杨的禁药罚单六个月后才公布
2014年11月25日 08:16 来源:解放日报
![]()
图片说明:孙杨
昨天晚上,孙杨在微博表态:“作为一名运动员,我需要为进入自己身体的物质负责,所以我完全接受反兴奋剂中心的决定,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汇报关心、支持、爱护我的每一位朋友。”
孙杨的表态算得上诚恳,但毫无疑问,这次的兴奋剂事件在公众间砸出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人们惊讶于孙杨的疏忽,更感叹于“六个月”之久的滞后。
如果处罚结果5月份就公布,公众的感觉可能会有所不同:或许一样的突然,但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更会对这样雷厉风行的处罚拍手叫好。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能对顶尖选手进行处罚和通报,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但事实上,可以做得更好。
反兴奋剂中心之所以在半年之后公布这一爆炸性新闻,体现的是一种态度:对于任何违反兴奋剂的事件,有一例查一例,有一例就公布一例,对于世界顶级运动员也一视同仁,不袒护不包庇。但是,当这份罚单推迟了半年之后姗姗来迟,公众难免会浮想联翩:这六个月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反兴奋剂中心的初衷或许是好的,推迟公布是为了保护运动员,让他能心无旁骛专心比赛。但殊不知,效果或许会适得其反:时间拖得越久,护得越牢,只能带给公众更多的猜忌和不解。如果只是无心吃错药,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受点教训长点记性,接受外界一段时间的批评和敲打,对于孙杨的成长倒是一件好事。更何况,一个顶尖的运动员,应该经得起任何的风浪。如果只是无心之过,又怎会影响自己的竞技状态?
但在讲究知情权的当下,反兴奋剂中心的“好意”,反而引起更多的猜疑,人们不免会将这件事和之前孙杨的各种事件联想在一起,质疑他享有特权:似乎孙杨每一次犯错,都会给他的“任性”和“随意”网开一面,这对于孙杨本人的发展,也是弊大于利。当年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美国各界没少批评质问,但也没有影响他的成绩、人气和地位。有关部门的护犊之心可以理解,但爱和害之间,只有一线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