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作为俱乐部投资人 将直接管辖裁判选派工作
2014年11月1日 08:22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 中国篮球迈出独立运营第一步?
![]()
姚明又多了一个身份:裁判管理者。
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昨天爆料,新赛季CBA裁判不再由国家篮管中心选派,新成立的裁判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裁管会”)将监管其下属的“裁判办公室”,对CBA裁判进行管理和选派。上海男篮的投资人姚明,是“裁管会”的成员。国家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张雄,昨天向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
姚明是一家俱乐部的老板,让他来管吹罚CBA的裁判,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职业男篮已迈出独立运营的第一步?
投票产生五人组
其实,裁判并非姚明一个人管。据介绍,“裁管会”有5名成员,除了上海男篮的老板姚明,还有东莞队老板梁志斌、北京队总经理袁超、辽宁队总经理严晓明以及八一队总经理徐积为。张雄表示,在日前的CBA总经理会议上,20家俱乐部进行不记名投票,推举出了这5名“裁管会”成员。换句话说,CBA所有老板一起选出这5个老板作为代表,新赛季主持CBA 的裁判工作。
在职业化程度最高的NBA,这样的制度很平常。“NBA的董事会,由30支球队的老板组成,下设多个委员会,如裁判委员会、竞赛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等。每一个委员会分工明确,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俱乐部老板牵头。”苏群说,这些委员会的带头人,都是由俱乐部老板们共同选举产生。
“裁管会”五个人的身份,也印证了这是公开选举的产物。姚明和梁志斌都是俱乐部投资人,属于民营性质的俱乐部,可代表广厦、新疆、佛山等;北京队的投资方首钢是国企,袁超就算是国企俱乐部的代表; 辽宁队是典型的体育局资产,严晓明就是辽宁、山东、江苏这类球队的代表;八一队是属于解放军的俱乐部,徐积为是八一队总经理,是一根独苗。这5个人,代表了CBA球队的各种类型。
投资人掌控裁判
“最重要的是怎样对裁判进行管理。”今年3月,姚明曾这样感慨。
“成立‘裁管会’,最大的意义在于:CBA裁判的管理权,第一次真正属于投资人。”苏群认为,CBA的裁判过去都听命于篮管中心的联赛办公室,由此出现怪现象,“有的老板想让自己‘喜欢’的裁判吹,可以悄悄找篮管中心,让他们派。也可以悄悄找裁判,这名裁判可以到篮管中心申请吹罚自己‘喜欢’的球队。其中有各种寻租空间,让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老板之间相互提防,相互不信任。到场上,教练就会因裁判判罚不公脚踢技术台。”
过去,裁判更是像俱乐部的上级;现在,裁判是俱乐部雇佣的工作人员。苏群认为:“你见过哪个公司的老板贿赂自己的下属吗?现在好了,裁判等于是老板们自己选出来的。”
也有球迷担心,由5家俱乐部的老总管理裁判,他们会否胳膊肘往里拐谋取私利?张雄对此解释:“裁判选择有很多原则,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裁判管理委员会进行处理,肯定会采用回避的原则。”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回避原则,就是裁判管理委员会还设定“牵头负责人”顺序:从先往后分别是严晓明、袁超和姚明。打个比方,如果裁判事件发生辽宁和上海队之间,那么处理这件事的负责人是袁超,如果出现在辽宁和北京之间,则姚明全权负责处理。
管办分离先试验
NBA先有30个老板组成的董事会,后有下属的各个委员会。从本质上说,CBA并不是彻底的职业联盟,也没有“董事会”。裁判管理委员会先走一步,用意何在?张雄回答,“新赛季裁判管理制度一旦开始便不能更改,算是中国职业篮球管办分离改革方案的先行先试。”
据悉,篮管中心已上报总局的管办分离草案,仍在按照程序审批当中,已赶不上在赛季前施行新办法。据悉,在这个管办分离的草案里,计划将篮管中心运营CBA的职能剥离出去,只留下宏观监管的职能。“管办分离”后,CBA由“联赛委员会”运营,相当于NBA董事会,联赛运营全由委员会集体决定。实际操作者,则是联赛委员会下设的“联赛公司”,公司领导相当于NBA总裁萧华。这个公司完全独立于篮管中心之外,只受“联赛委员会”领导。用苏群的话说,这个人完全听从姚明等俱乐部大佬的集体命令,干得不好就会被炒鱿鱼。
“管办分离”还在走流程,或许还有些遥远,但姚明们已经管起了裁判,这件事儿千真万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