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上马检录裁判凌晨上岗 火眼金睛防止作弊[图]

2014-10-30 08:21:16

来源:新闻晨报 选稿:奚亮

图片说明:裁判除了要维护赛事规则外,还要帮助参赛选手、当好他们的管家。

  一场成功的马拉松盛宴,离不开道路交通者的保障,离不开医疗救助者的支持,更离不开裁判的守护。从1996年至今,上海国际马拉松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一支经验丰富的裁判队伍也成为了这项赛事最有力的保障者。

  “上马快要开始了,我们的准备工作已经非常充分。”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主管助理吴玮昨天对记者表示,上马赛道没有更改,对裁判的准备工作非常有利。“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把赛事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更加细致、更加全面。”

  检录裁判凌晨上岗

  本周日,上马将在外滩陈毅广场鸣枪开跑。虽然比赛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7点,但是,裁判与志愿者将成为最早到达起点的队伍之一。其中,负责检录的裁判在凌晨4点多就要出发前往起点,而志愿者的上岗时间比裁判还要提前一个小时。

  “上马主裁判一共有十几个人,具体到每个站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大家都非常清楚。”在谈到裁判安排时,赛事主管助理吴玮对记者表示,这么多年下来,上马的裁判每年都在积累经验。“每一次比赛,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每一届我们都在不断改进。”

  据悉,为了保障上马正常运行,本周日凌晨5点半开始,外滩将实施交通管制。按照计划,检录裁判将在凌晨5点一刻左右抵达起点。至于马拉松沿线裁判,则全部在6点前到岗。

  “马拉松比赛时间跨度大、赛道距离长,但是,分散到每个裁判点,我们的工作要求是统一的。”吴玮说,“对我们来说,上马赛道确定下来,对我们非常有利,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把一些问题想得更细、更全面。”

  据记者了解,去年上马结束后,有跑友向组委会反映,在外马路沿线区域,特别是来回折返的地方,有选手直接穿过了隔离带。针对这一问题,吴玮向记者透露,今年在这个地带专门加强了“硬隔离”的控制。“一般来说,马拉松的折返点都有计时地毯。特别是金牌赛事,国际田联规定每5公里都要有。但是,(外马路折返点)那边正好不是5公里。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年增加了摄像,保证所有运动员经过的时候都能拍摄下来,并增加了裁判人数。”吴玮说。

  火眼金睛防止作弊

  从1996年开始,上马逐渐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品牌,并成为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加入上马这个大家庭。尽管如此,一场比赛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跑友素质良莠不齐、个别人出现作弊,这给裁判工作带来了挑战。对此,上马赛事主管部门在开赛前,重点对裁判工作的难点进行了培训。“上马一共300多名裁判,我们对需要提醒的部分、必须引起重视的部分,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吴玮说。

  据了解,2013年的上马,出现了个别选手携带两枚芯片的现象,这种作弊行为给终点处的裁判工作出了难题。对此,今年赛事管理方专门在终点增加了裁判数量,并启用高科技手段,对芯片发出的声音进行辨别。一旦出现两个提示声,就会立即引起裁判的注意。

  与往年相比,今年外滩起点将处于全封闭状态。周日这一天,陈毅广场起点两侧将由广告牌或铁栅栏围起来,每个区域只有两个出入口,运动员只能从这里进入指定区域。同时,今年的安检工作升级,运动员和裁判都要把随身携带的包裹打开接受检查。不仅如此,裁判必须携带自己的胸牌,才能进入现场。

  此外,和2013年一样,为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在起点、马拉松赛道沿线和终点,组委会设置了多点监控录像。

  既是裁判也是管家

  一直以来,人们对马拉松裁判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严肃、刻板、较真上。然而,在上马这一天,裁判们却承担着赛事规则管理与保障选手后勤的双重身份,可以说,他们既是裁判,又是跑友们的管家。

  “上马比赛和传统意义上的竞赛不同。”吴玮对记者说,“上海马拉松是和全民健身放在一起的比赛,因此,我们既要考虑竞赛的因素,又要考虑全民健身,这两项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赛事组织者看来,属于第一集团的马拉松运动员,都是专业出身。“这部分选手符合规则、规定,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甚至这些运动员在饮水、食品方面都有自己的要求。”

  不过,这部分运动员毕竟是少数。上马是群众性体育赛事,绝大多数参赛选手是业余水平,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比如,有的选手跑到中途直接回家了,放在存衣车上的衣服没有拿走。“如果有衣服没拿走,我们最后都要点对点地找到人。”对裁判来说,他们必须确保赛事进行了六小时以后,最后一个运动员到达终点,并将存衣车上的衣服全部取完,这一天的裁判工作才算划上句号。

  此外,运动员如果中途上了救护车,裁判将负责跟踪救护情况,直到最后。“对于群众选手,我们又要按照规则做,又要人性化地增加服务,更贴近选手的要求。”吴玮说。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上马检录裁判凌晨上岗 火眼金睛防止作弊[图]

2014年10月30日 08:21 来源:新闻晨报

图片说明:裁判除了要维护赛事规则外,还要帮助参赛选手、当好他们的管家。

  一场成功的马拉松盛宴,离不开道路交通者的保障,离不开医疗救助者的支持,更离不开裁判的守护。从1996年至今,上海国际马拉松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一支经验丰富的裁判队伍也成为了这项赛事最有力的保障者。

  “上马快要开始了,我们的准备工作已经非常充分。”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主管助理吴玮昨天对记者表示,上马赛道没有更改,对裁判的准备工作非常有利。“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把赛事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更加细致、更加全面。”

  检录裁判凌晨上岗

  本周日,上马将在外滩陈毅广场鸣枪开跑。虽然比赛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7点,但是,裁判与志愿者将成为最早到达起点的队伍之一。其中,负责检录的裁判在凌晨4点多就要出发前往起点,而志愿者的上岗时间比裁判还要提前一个小时。

  “上马主裁判一共有十几个人,具体到每个站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大家都非常清楚。”在谈到裁判安排时,赛事主管助理吴玮对记者表示,这么多年下来,上马的裁判每年都在积累经验。“每一次比赛,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每一届我们都在不断改进。”

  据悉,为了保障上马正常运行,本周日凌晨5点半开始,外滩将实施交通管制。按照计划,检录裁判将在凌晨5点一刻左右抵达起点。至于马拉松沿线裁判,则全部在6点前到岗。

  “马拉松比赛时间跨度大、赛道距离长,但是,分散到每个裁判点,我们的工作要求是统一的。”吴玮说,“对我们来说,上马赛道确定下来,对我们非常有利,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把一些问题想得更细、更全面。”

  据记者了解,去年上马结束后,有跑友向组委会反映,在外马路沿线区域,特别是来回折返的地方,有选手直接穿过了隔离带。针对这一问题,吴玮向记者透露,今年在这个地带专门加强了“硬隔离”的控制。“一般来说,马拉松的折返点都有计时地毯。特别是金牌赛事,国际田联规定每5公里都要有。但是,(外马路折返点)那边正好不是5公里。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年增加了摄像,保证所有运动员经过的时候都能拍摄下来,并增加了裁判人数。”吴玮说。

  火眼金睛防止作弊

  从1996年开始,上马逐渐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品牌,并成为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加入上马这个大家庭。尽管如此,一场比赛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跑友素质良莠不齐、个别人出现作弊,这给裁判工作带来了挑战。对此,上马赛事主管部门在开赛前,重点对裁判工作的难点进行了培训。“上马一共300多名裁判,我们对需要提醒的部分、必须引起重视的部分,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吴玮说。

  据了解,2013年的上马,出现了个别选手携带两枚芯片的现象,这种作弊行为给终点处的裁判工作出了难题。对此,今年赛事管理方专门在终点增加了裁判数量,并启用高科技手段,对芯片发出的声音进行辨别。一旦出现两个提示声,就会立即引起裁判的注意。

  与往年相比,今年外滩起点将处于全封闭状态。周日这一天,陈毅广场起点两侧将由广告牌或铁栅栏围起来,每个区域只有两个出入口,运动员只能从这里进入指定区域。同时,今年的安检工作升级,运动员和裁判都要把随身携带的包裹打开接受检查。不仅如此,裁判必须携带自己的胸牌,才能进入现场。

  此外,和2013年一样,为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在起点、马拉松赛道沿线和终点,组委会设置了多点监控录像。

  既是裁判也是管家

  一直以来,人们对马拉松裁判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严肃、刻板、较真上。然而,在上马这一天,裁判们却承担着赛事规则管理与保障选手后勤的双重身份,可以说,他们既是裁判,又是跑友们的管家。

  “上马比赛和传统意义上的竞赛不同。”吴玮对记者说,“上海马拉松是和全民健身放在一起的比赛,因此,我们既要考虑竞赛的因素,又要考虑全民健身,这两项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赛事组织者看来,属于第一集团的马拉松运动员,都是专业出身。“这部分选手符合规则、规定,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甚至这些运动员在饮水、食品方面都有自己的要求。”

  不过,这部分运动员毕竟是少数。上马是群众性体育赛事,绝大多数参赛选手是业余水平,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规行为。比如,有的选手跑到中途直接回家了,放在存衣车上的衣服没有拿走。“如果有衣服没拿走,我们最后都要点对点地找到人。”对裁判来说,他们必须确保赛事进行了六小时以后,最后一个运动员到达终点,并将存衣车上的衣服全部取完,这一天的裁判工作才算划上句号。

  此外,运动员如果中途上了救护车,裁判将负责跟踪救护情况,直到最后。“对于群众选手,我们又要按照规则做,又要人性化地增加服务,更贴近选手的要求。”吴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