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鲁媒:三大球全败何日出头 40年最差底线在哪儿?

2014-10-4 08:07:39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郭吉刚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鲁媒:三大球全败何日出头 40年最差底线在哪儿?

  2日,随着中国女排、女篮、男排的全面落败,中国足篮排三大球全军覆没0金收官,创了中国代表团40年来亚运最差战绩。三大球何日出头,现在看来更加遥遥无期。

  三大球·全败

  最后的遮羞布,也丢了!

  中国三大球究竟能从仁川带回几分尊严?当大家将“最后的希望”押在女篮和女排身上时,10月2日,中国女篮亚运决赛中国队64:70不敌韩国队,痛失四连冠;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同样以0:3遭韩国女排横扫,痛失五连冠。

  靠不住:女排、女篮输掉最后希望

  在足球和篮球早早折戟情况下,中国女篮、女排的顽强表现算为中国的三大球保留了一点希望。

  不过,最终的结局走向却出人意料。0:3,中国女排惨败丢掉了五连冠,同时也丢掉了中国三大球最后的夺金机会。

  如果说女排姑娘输得意外,女篮姑娘们则有点可惜了。韩国队作为老对手,曾与中国队在亚运史上6次会师决赛,中国队4胜2平占据一定优势。此番同样以二队出战的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实力伯仲之间,比赛前三节也打得难解难分。不过最后悬念在第四节终止,韩国队开场后打了中国队10:0的进攻高潮,中国队在6分钟时间一分未得,最终64:70不敌韩国队,同样痛失四连冠,对手则在20年后再次夺冠。

  伤不起:三大球创亚运36年最差

  同样在2日举行的男排半决赛中,中国男排面对亚洲第一强队伊朗,最终0:3不敌对手无缘决赛,也标志着三大球男队的全面折戟。而随着女篮、女排的先后决赛落败,中国三大球全军覆没,一块金牌也没有拿到,上次中国三大球一金未得还要追溯到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

  1978年开始,中国三大球保持每届必有金牌入账的纪录;从1982年亚运会开始,中国三大球在每届亚运会上至少能拿到两枚金牌;1986、1990、1998这三届亚运会都拿到四枚金牌,即使上届广州亚运会,中国也收获男篮、女篮和女排三枚金牌。其中,男篮总共7次称霸,女排7次夺冠,女篮5次折桂,男排3次问鼎、女足3次笑到最后。不过,男足从未拿过金牌,最好成绩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的亚军。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了,本次仁川亚运会,中国三大球遭遇全面溃败:中国男篮仅获第五,女篮收获银牌;女足不敌朝鲜无缘四强,男足输给泰国无缘八强;男排被挤出了决赛,女排也痛失冠军。

  三大球·追问

  输球不怪二队 人才匮乏是病根

  三大球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志,尽管中国三大球在国际赛场缺乏竞争力,但过去在亚洲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不过过去就算再辉煌,也无法掩盖如今三大球的颓势。

  本届亚运会三大球军团集体溃败,不可否认,女排和女篮派出二队出战是重要原因,但与其说女篮和女排派出二队让中国三大球没有了金牌,还不如认为是失去了最后的遮羞布。而且二队队员在比赛中技术粗糙、心态不稳的硬伤,也暴露出女排、女篮面临着阵容深度不够、整体实力下滑的事实。

  中国男足、女足、男篮和男排,这四支队伍基本都派出了最强队伍出战,同样没能拿到金牌,男足、女足甚至创下了亚运会最差战绩,虽然队伍组成相对年轻,但还是应该多从自身找找原因。男篮输球有队员年轻、指挥有误、心态不稳等多方面,还在于职业化开展程度不够;凋零多年的女足虽拼尽全力,但在技战术上全面落后对手,输在过去十年间的不断动荡;至于中国男足,亚运目标就没指望冲冠,但能无底线地输给泰国队,各年龄段球员匮乏,青训问题,足协官僚体制问题,种种问题积弊多年,再也唠叨不出新意了。待遇远不如男足、男篮的男排小伙子们,却“惊喜”地时隔八年后再次闯入四强,也成为三大球中唯一有亮点的球队。只不过,虽然男排在赛场上诠释了亚运精神,但无奈实力一直与伊朗等强队差距明显。

  三大球之所以在本届亚运会上节节败退,最主要原因还是基础薄弱,后备人才断档,足篮排都不同程度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足篮排职业联赛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后备人才短缺现状却没有因此改变。不重视梯队建设,重金投入一线球队成为大多数俱乐部的选择,而二队、三队连招人都招不齐。现在,无论篮球、足球还是排球,国内青少年运动员都快到屈指可数的地步了。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于资金能否向其倾斜,而这一背后则取决于培养体制和观念的改变。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鲁媒:三大球全败何日出头 40年最差底线在哪儿?

2014年10月4日 08:07 来源:济南时报

原标题: 鲁媒:三大球全败何日出头 40年最差底线在哪儿?

  2日,随着中国女排、女篮、男排的全面落败,中国足篮排三大球全军覆没0金收官,创了中国代表团40年来亚运最差战绩。三大球何日出头,现在看来更加遥遥无期。

  三大球·全败

  最后的遮羞布,也丢了!

  中国三大球究竟能从仁川带回几分尊严?当大家将“最后的希望”押在女篮和女排身上时,10月2日,中国女篮亚运决赛中国队64:70不敌韩国队,痛失四连冠;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同样以0:3遭韩国女排横扫,痛失五连冠。

  靠不住:女排、女篮输掉最后希望

  在足球和篮球早早折戟情况下,中国女篮、女排的顽强表现算为中国的三大球保留了一点希望。

  不过,最终的结局走向却出人意料。0:3,中国女排惨败丢掉了五连冠,同时也丢掉了中国三大球最后的夺金机会。

  如果说女排姑娘输得意外,女篮姑娘们则有点可惜了。韩国队作为老对手,曾与中国队在亚运史上6次会师决赛,中国队4胜2平占据一定优势。此番同样以二队出战的中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实力伯仲之间,比赛前三节也打得难解难分。不过最后悬念在第四节终止,韩国队开场后打了中国队10:0的进攻高潮,中国队在6分钟时间一分未得,最终64:70不敌韩国队,同样痛失四连冠,对手则在20年后再次夺冠。

  伤不起:三大球创亚运36年最差

  同样在2日举行的男排半决赛中,中国男排面对亚洲第一强队伊朗,最终0:3不敌对手无缘决赛,也标志着三大球男队的全面折戟。而随着女篮、女排的先后决赛落败,中国三大球全军覆没,一块金牌也没有拿到,上次中国三大球一金未得还要追溯到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

  1978年开始,中国三大球保持每届必有金牌入账的纪录;从1982年亚运会开始,中国三大球在每届亚运会上至少能拿到两枚金牌;1986、1990、1998这三届亚运会都拿到四枚金牌,即使上届广州亚运会,中国也收获男篮、女篮和女排三枚金牌。其中,男篮总共7次称霸,女排7次夺冠,女篮5次折桂,男排3次问鼎、女足3次笑到最后。不过,男足从未拿过金牌,最好成绩是1994年广岛亚运会的亚军。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了,本次仁川亚运会,中国三大球遭遇全面溃败:中国男篮仅获第五,女篮收获银牌;女足不敌朝鲜无缘四强,男足输给泰国无缘八强;男排被挤出了决赛,女排也痛失冠军。

  三大球·追问

  输球不怪二队 人才匮乏是病根

  三大球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体育实力的重要标志,尽管中国三大球在国际赛场缺乏竞争力,但过去在亚洲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不过过去就算再辉煌,也无法掩盖如今三大球的颓势。

  本届亚运会三大球军团集体溃败,不可否认,女排和女篮派出二队出战是重要原因,但与其说女篮和女排派出二队让中国三大球没有了金牌,还不如认为是失去了最后的遮羞布。而且二队队员在比赛中技术粗糙、心态不稳的硬伤,也暴露出女排、女篮面临着阵容深度不够、整体实力下滑的事实。

  中国男足、女足、男篮和男排,这四支队伍基本都派出了最强队伍出战,同样没能拿到金牌,男足、女足甚至创下了亚运会最差战绩,虽然队伍组成相对年轻,但还是应该多从自身找找原因。男篮输球有队员年轻、指挥有误、心态不稳等多方面,还在于职业化开展程度不够;凋零多年的女足虽拼尽全力,但在技战术上全面落后对手,输在过去十年间的不断动荡;至于中国男足,亚运目标就没指望冲冠,但能无底线地输给泰国队,各年龄段球员匮乏,青训问题,足协官僚体制问题,种种问题积弊多年,再也唠叨不出新意了。待遇远不如男足、男篮的男排小伙子们,却“惊喜”地时隔八年后再次闯入四强,也成为三大球中唯一有亮点的球队。只不过,虽然男排在赛场上诠释了亚运精神,但无奈实力一直与伊朗等强队差距明显。

  三大球之所以在本届亚运会上节节败退,最主要原因还是基础薄弱,后备人才断档,足篮排都不同程度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足篮排职业联赛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后备人才短缺现状却没有因此改变。不重视梯队建设,重金投入一线球队成为大多数俱乐部的选择,而二队、三队连招人都招不齐。现在,无论篮球、足球还是排球,国内青少年运动员都快到屈指可数的地步了。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于资金能否向其倾斜,而这一背后则取决于培养体制和观念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