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场印证城市倾向 深圳完美表皮下一贫如洗
2014年9月9日 16:38 来源:深圳晚报
原标题: 足球场印证城市倾向 深圳完美表皮下一贫如洗
彭诚上,深圳第一个世界杯球童。并不像一些人想象中那样,他能在完美舒适的足球场里享受他的最爱。此刻他正在深圳一片荒草中踢球。这不是摆拍,这张照片呈现的,正是深圳业余足球的真相:在一片高楼大厦和看似完备的基础设施面前,我们依然“一贫如洗”。这甚至是中国足球运动的现实。
因为我们从来只在乎堆砌硬件,以便数据统计,以便做成绩报告,对于具体公共建筑的使用情况却缺乏必要的关心。公共设施的使用者往往是沉默的,而与此无关或有关的看客,则习惯性的灯下黑。
《深圳晚报》上周关于莲花山足球场的报道,没承想引发了剧烈的争议。有说法指出福田区就有57个球场,深圳的球迷根本不缺球场踢球。
为此《深圳晚报》采取了一个笨办法:我们的多路记者踏遍原关内四区,看看球迷踢一场球是否真的很容易;我们也调查深圳的草根球队,了解他们对球场的真实需求;我们也通过这场争议,认真观察深圳草根足球的发展现状;当然我们也想知道深圳球场的真实管理情况。
虽然这是一个笨办法,但总比坐而论道要更有说服力。这样一个办法当然不是为了一种不同舆论而意气用事。此事能成为公共讨论的热点,是一件好事。这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改善环境。所以我们希望能尽量厘清事实,为深圳业余足球运动的成长,为深圳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使用的改进,担负媒体所必要的职责。
调查的结果似乎并不那么乐观。深圳草根足球运动因为球市规模缩减而呈现颓势。足球设施的减少也非莲花山一地,它似乎渐成趋势。即使现有的足球场,相当一部分为学校球场,因为安全等各种因素的考量,并不对公众开放。关于球场的管理更是混乱无章,缺乏强有力的部门支持。
在巨大的球迷规模面前,深圳足球场纷乱的使用状况难以匹配。当然,在中国式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土地价值的追索,总是会逼迫公共设施让位于资本,这几乎是中国城市的通病。
而深圳在公共建筑的规划和投入方面已经算是中国城市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圳的球迷就要感激涕零。与公众的渴求相比,公共事业的完善仍然十分迫切。
要知道,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城市,都是公共文化的聚集体。任何伟大的城市在金钱和令公众欢乐与益智的公共建筑面前,都知道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