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篮球体系发展悖论 商业市场始终稚嫩而青涩
2014年9月9日 14:27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 欧洲篮球体系发展悖论 商业市场始终稚嫩而青涩
横贯巴塞罗那城区的对角线大道,是通往足球圣地诺坎普球场的必经之路。
当熙来攘往的外国球迷踱步其中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另一侧装饰得略有些寒酸的伯劳格拉纳体育馆,也无从知晓这就是巴塞罗那篮球队的主场所在。这支刚在去年欧洲冠军联赛上夺得季军的劲旅在篮坛也属赫赫有名,但多年来在商业市场上却始终显得稚嫩而青涩。即便走遍全城,也难觅兜售其球衣的商店或是由队中球员所参与的广告,而这已成为整片欧洲大陆上职业篮球发展的一个缩影——成熟完善的青训与赛事体系,让欧洲篮球成了“第二世界”国家的“兵工厂”,但参差不齐的球队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的缓慢,却也将其长期隔绝于商家的视线之外。
世界杯八强中独占六席,足以说明欧洲篮球如今的强势,更何况在唯一幸存的南美球队巴西阵中,亦有近半数球员长年效力欧洲。伴随着世界篮球交流的日益频繁,欧洲体系早已渗入到了地理意义上的版图之外:仅西班牙联赛就为本届赛事贡献了多达34位球员;塞尔维亚等队伍中甚至出现了本土联赛出品球员主导,NBA球员于板凳席上敬陪末座的场面。
从每年跨度逾八个月的漫长赛程,到上场时间均衡的轮换策略以及层次分明的梯队建设,相较于NBA的赛场,欧洲各国联赛能为更多天资平平的球员提供机会,但却也注定使其无法如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人那般,打造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权明星。在这片本就被足球蚕食殆尽的狭小市场,对商业化发展的伤害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与其足球传统相似,由于没有工资帽的限制,欧洲篮球各俱乐部间同样被刻上了“金元政策”的烙印。受限于联赛整体规模影响,这种政策对于边缘球队的伤害几乎是毁灭性的。
六年前的NBA劳资纠纷期间,希腊奥利匹亚科斯队与老鹰队替补后卫柴尔德里斯一纸税后三年2000万美元的合同,首度让世界见识了欧洲球队挥霍财力的魄力。高投入的引援费用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这是小球队所无法具备的。正因为此,当由以色列当地政府资助的特拉维夫马卡比队近年来不断斥巨资引进NBA边缘球员的同时,规模还算不小的意大利联赛内,米兰的篮球队却不得不面临上座率刚过2000人的尴尬。尽管资本力量的介入在任何职业联赛中都难以避免,但若不在弱肉强食的生态环境中加以限制,欧洲篮球势必还将经历一段由于参赛水平层次不齐而乏人问津,进而导致商业化无法开展的难熬时期。
不过,伴随着欧洲篮球联赛联盟的不断改革,如今的尴尬或许将在未来得以改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由欧洲多家篮坛豪门发起的组织始终无法将精力从与国际篮联的矛盾中转移。然而,随着双方的握手言和,这个由各国联赛佼佼者组成的高门槛、高竞争力联盟,或许将为欧洲篮球市场的崛起起到不小的作用。
根据欧洲篮球联赛首席运营官伯托姆此前透露的消息,联赛将于明年进行规则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将抢到进攻篮板后的进攻时限缩短至14秒。对于向来以慢节奏著称的欧洲球队而言,此举无疑是为了迎合观众喜好、提高观赏性的妥协之举,也充分表明了联盟推广篮球运动的决心。虽然对于小球队而言,欧洲篮球联赛的门槛依然遥不可及,但倘若欧洲的篮球氛围能因高质量联赛的出现而改善,所有篮球队的商业危机都可能将因此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