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峰:自练杆法获益良多 马志宇力荐其上名录
2014年8月2日 08:36 来源:搜狐体育
写在前面:新赛季初,廊坊大师赛360人的豪华阵容中,一眼就看到了阳光帅气的他,一身笔挺的比赛着装彰显出他与众不同的气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和交流。时隔两月有余,中式八球网重磅推出“对话全国各省市第一杆”系列活动,“台球教主”马志宇的极力推荐让笔者猛的回想起曾经廊坊站的一面之缘,再加之“鄂尔多斯第一杆”的特殊身份让那个印象中的倩影越发的清晰明朗。
想在采访之前尽可能多的找到他的相关资料,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网上并没有关于他的介绍,甚至连带有他名字的新闻稿件都微乎其微。不过,仍能从点滴的视频片段中拼凑出一个“东胜霸主”的光辉形象。而我就在这样的好奇中展开了与他的对话······
今年33岁的杨建峰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从小就喜欢台球,他说他的喜欢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可以玩的东西,也不是因为身边的人影响,就是单纯的发自内心的喜欢,看见的第一眼就觉得这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正是基于此,20岁,走出校园的他正式提杆上阵,开启了独属于那个青葱年华里最不羁的梦想时光。“所有的杆法都是自己在练习的时候悟出来的,那时候打的还不错,所以越打越起劲。”
鄂尔多斯的台球发展速度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2010年,“博创·乔氏杯”中式八球排名赛就曾在鄂尔多斯成功举办。正是那站赛事的降临,让当地一线台球球手和全国高手有了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让大草原的球手们登上了全国赛的舞台,杨建峰也在那站比赛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全国赛的魅力,更是在比赛中认识了自己最为欣赏的球手——代勇,前世500次的回眸换来了两人今生的相遇,从此,在杨建峰的台球生活中出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我和代勇相处的很好,我们俩经常联系,只要见了,他就会给我指点一些不足的地方。他的技术之全面,有时候让人不得不佩服!”
“第一次拿冠军,很兴奋,激动的话都说不了,”在描述自己第一次在当地的比赛中拿下冠军的情景他是这么说的,“那是我刚正式打球没多久,从未想过自己能拿到冠军,虽然自己赢得了比赛,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但是在旁人看来,杨建峰的的夺冠确有一种必然的合理性。自己从小就喜欢打球,更是凭借其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专心研究各种杆法,每天至少8个小时站在球台前,挥洒汗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促成他“黄袍加身”的必然因素,因为,一切繁华荣耀的背后必有刻骨的艰辛!
虽然没亲眼看到他打球的样子,但通过网络上那些串联起来的视频片段以及他的自述,仿佛也能看到,球桌上挥斥方遒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杨建峰的印象中,他参加过的全国性赛事本就不多,但却三次遇王云,这个名字也在11年“云渡·乔氏杯”中式八球全国排名赛的舞台上永久的留存在杨建峰的脑海中,而那次比赛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比赛。“在北京云渡球房的那次比赛是我第一次在TV台打比赛,进入正赛后比较紧张不适应,那次就是和王云打的,很关键的一杆没有打好,结果7:9输了,后来在乌兰浩特我们又遇见了,我侥幸赢了他。但是第三次,又输了,也是差那么一点点。”
鄂尔多斯,第一次参加乔氏全国赛,与如今的好友代勇结缘,北京云渡,第二次参加乔氏赛事,成为了他记忆中无法抹掉的回忆,乔氏赛事似乎在杨建峰的台球生涯中扮演了不同寻常的角色,但是在这样非同凡响的舞台上却没有继续延续杨建峰的辉煌。“其实,成绩对于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当时打比赛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发挥好了就行了,赢了后很开心。”言谈中,杨建峰并没有想象中无奈,或许,眼前这座未能征服的高山正是他为之不懈努力的源泉。“乔氏的比赛含金量很高,像我这样的水平或许很难打出好成绩!我还要继续努力,勇往直前!”
回想起曾经的过往,杨建峰清晰的说出了自己被称为“第一杆”的时间。“07年!其实当时也没有什么感受,就是觉得没有白费练球吧!”如此颇具影响力的称呼,在外人看来更多的是荣耀和光环,从不曾想到在鲜花和掌声背后的艰辛。“其实,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突然有一天别人超越了自己,应该还蛮不是滋味的。”话锋一转,杨建峰像孩子般发出了灿烂的笑声,“其实,这个称呼让我有了很大的动力去练球,哈哈哈···”
“纵有创伤不退避,梦想有日达成,找到心底梦想的世界···”这首经典的《不再犹豫》是杨建峰在平常最喜欢哼唱的歌曲,他说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坚定的走下去,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就会有梦想花开的日子,因为,作为家乡台球的代表,他的努力不仅仅关乎他个人。“这么多年来很感谢所有的球迷的支持和关注!我会继续努力练球,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带动鄂尔多斯的台球氛围!”
番外:2011年,杨建峰在家乡鄂尔多斯与朋友合伙经营了一家球房——天空会所,天空会所位于市中心写字楼25层,全部的乔氏钢库球桌加之豪华的装修和与众不同的经营模式,让这家耸在云端的俱乐部显得那样的熠熠生辉。他说,夜晚降临,站在球房的窗前俯瞰整座城市的夜景总有一种砰然心跳的感动,三年中,他似乎看见了梦想实现的一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