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双线作战不输恒大 企业化管理迟到要罚一万
2014年7月31日 07:11 来源:东方网

利用高压氧舱帮助球员恢复体能
局《新闻晨报》报道,中超、足协杯双线作战,即便是恒大、鲁能这样兵强马壮的球队都相继落马,但是绿地申花却表现抢眼。
有人将绿地申花如今的强势表现归结为6500万元引进了恩里克与比亚特里。当然,两名外援的到来确实给球队带来了不小的帮助,不过这个巨大转变的背后,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引入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
绿地入主申花之后,外界一直非常看好俱乐部的前景。一来绿地实力雄厚,二来,绿地能从当年2000万元的规模发展到如今经营收入超过3283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必然有着一套非常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
尽管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是绿地成功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已经一点点地嫁接到足球的管理运营中。制度化管理、严格管理已经植入到了绿地(申花)俱乐部的日常运行当中。
前段时间,一位主力球员训练迟到了一会儿,很快他就收到了一张罚单——迟到罚款一万元。球队此前已经做出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迟到,否则将被处以罚款。
当然,这是小事,只是小事里也透露出了绿地(申花)俱乐部的一个大原则——只看表现,不看名气。联赛第一阶段,队内一位主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用俱乐部高层的话说,表现与实力明显不相符合。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亲自出马,找该队员谈话:“同样都是国内球员,你看看高迪已经进了4个球,而你呢。我相信你的能力并不比高迪差,是什么原因?”吴晓晖还对该队员说:“你回家以后其他事都不要做,就给我看录像,看自己的比赛录像。”谈话中,吴晓晖甚至还放出狠话:如果你联赛第二阶段表现还没有改观的话,那么就到预备队去呆着。
俱乐部的强硬态度让该主力队员有了危机意识。回到家后,这位队员在父母的陪伴下天天看比赛录像,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于是,联赛第二阶段开始后,这位队员表现出了与第一阶段截然不同的战斗力,使得球队的进攻又多了一个火力点。
对俱乐部职能做全新定位
现在俱乐部工作人员常常会说起两个字——服务,有工作人员甚至说:我们现在就是服务人员。这也是吴晓晖灌输给俱乐部的一个新概念,或者说对于俱乐部职能的一种新定位。
结束与延边足协杯的比赛,绿地申花队踏上了从延边返回上海的航班。结果,那个航班的头等舱、高端经济舱全部被绿地申花包下,只是坐这些好位置的没有一个是俱乐部的高层、工作人员,甚至也没有教练组成员,清一色都是球队的主力队员。在俱乐部和教练组看来,球员在场上力拼90分钟,非常辛苦,理应把最好的位置给他们,让他们得到最好的休息。于是,包括吴晓晖、巴蒂斯塔,俱乐部高层、球队教练组全都挤在了经济舱。
此次征战杭州,球队刚刚经历了与申鑫的德比大战,本周末又有与国安的大战等待着他们。打完与国安的比赛,还有与申鑫的足协杯。考虑到队员、特别是主力队员一周双赛非常辛苦,吴晓晖专门从集团调来了一辆中巴车。这辆中巴车原本是二十几座,后来由于某些特别用途,改成十多座,因此内部非常宽敞、舒适。吴晓晖调来这辆中巴车是专门给与申鑫一战首发的队员“享用”的。更贴心的是,车上还准备了被子,如果队员想要睡觉,那么打个地铺睡一觉绝对没有问题。莫雷诺说:“太舒服了,睡得非常好。来的时候,我还没睡醒,就到杭州了。”
吴晓晖还派自己的司机开这辆中巴车,他则自己开车从上海赶到杭州。一位俱乐部的内部人士对晨报记者说:“吴总把自己的司机借给球队,然后忙完一天的事情,晚上再自己开车从上海到杭州,赶到杭州时都已经深夜11点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让队员赛后更好地恢复体能,俱乐部在体能教练的建议为队员联系了某家医院,让队员在赛后进入高压氧舱进行理疗。最近几场比赛,尽管绿地申花一周双赛,而且还旅途奔波,但是从场上情况看,体能状况并不比对手差,队员觉得高压氧舱的理疗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为球队长期发展提前规划
自接收申花开始,绿地对于申花的发展就有着一个长期的规划,用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的话说,从申花目前的情况来看,成长起来确实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他们有信心,3年之内会拿出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单来。
在这一时间表的指导下,绿地(申花)俱乐部在抓好一线队的同时,也在为球队的长期发展做着相应的规划。今年3月绿地完成对幸运星1995-1996年龄段球队的收购,6月份这支球队已进驻康桥基地,俱乐部特地派国字号球队教练沈祥福担任球队的主教练,同时还配备了守门员教练蔡建林与韩国体能教练。根据计划,球队将于下月前往西班牙进行交流比赛,使这批队员在与欧洲强队的交流中得到更好的锻炼。除了1995-1996年龄段球员之外,俱乐部也在与相关方面联络,试图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梯队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