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国麻将惨败原因 未能选拔到最好选手参赛
2014年7月18日 07:38 来源:搜狐体育
原标题: 剖析中国麻将惨败原因 未能选拔到最好选手参赛
官方:网友太锦标主义 未考虑麻将举国体制
近日,第五届欧洲麻将锦标赛日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落幕,代表中国参赛的中国国花队和长安队分别获得团体第37名和第39名的惨淡成绩,在此次参赛的51支队伍中,欧日联队获团体冠军,日本选手夺个人第一名,德国取得个人第二名。
由于麻将起源于中国,在国内普及程度极高,更是堪称中国国技,因此面对这样的惨败,网上类似“中国麻将惨遭滑铁卢”、“国技被欧日连队完爆”、“派门口大妈去都比他们强”、“丢人丢到国外”……这种带有抨击、戏谑、偏激意味的言论层出不穷,似乎在很多人看来,连打麻将都要输给外国人似乎是一种天方夜谭。
但实际上,此次中国麻将的失利远不是表面显现地如此简单,以领队身份带队参加本次欧锦赛的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助理姚晓雷在接受搜狐体育独家专访时表示,竞技麻将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休闲麻将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别,前者对参与者的要求更高,而外界所说的民间高手,更多还局限于休闲麻将范畴,这与竞技麻将没可比性。
谈选手选拔:早就网上海选 很多人光说不参加
此次第五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于7月4日至6日在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举行,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04名选手,组成51支队伍进行了为期3天共11局的角逐。
应欧洲麻将组织和法国麻将协会的邀请,姚晓雷作为领队率一行14人前往参加,代表团选手由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获得精神文明奖的陕西麻友联谊会和云南、新疆选手及台商企业共同参与,组成了国花代表队、长安代表队。
姚晓雷告诉搜狐体育,麻将欧锦赛主要针对欧洲国家,不过欧洲麻将组织也是世界麻将组织的成员,所以可以向世界麻将组织会员国发出邀请,此次比赛中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非欧洲国家收到了邀请函,其中中国有10个参赛名额,日本为16个,加拿大和新加坡各2个名额。
事实上网友们很大的一个疑问是,参加此次赛事的10名中国选手是否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难道胡同麻将馆的大妈或者路边牌桌上的大爷就不能为国争光去吗?
对此姚晓雷解释说,资格选拔很早就开始进行,去年在国内举行的第三届世锦赛、第四届世锦赛选拔赛、第六届中华麻将公开赛,这些比赛都面向社会各界报名,而此次参赛的10名选手也是从这些比赛中脱颖而出的,所以网民们调侃的大爷大妈也去参赛是可行的,“我们进行过网上的海选,很多网民可能光说而并没有去亲自参加,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更多去关注麻将文化的发展,多多参加活动,可以线上和线下都参加我们组织的这些麻将活动。”
据记者了解,本次欧锦赛的国内选拔,并不接受个人报名,但是可以接受团体组织报名,只要是法人单位都可以参加选拔。在参赛费用方面,由邀请方欧洲麻将组织出一部分,另外剩余的费用由参赛队伍和个人分摊,这也和姚晓雷“参赛中国选手绝对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的说法相吻合。
谈失利原因:中国未把麻将当运动 国外选手多高智商
中国麻将在欧锦赛上惨败,让很多中国人难以接受。在难以理解之中存在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以中国民间麻将的普及程度和参与频率,即便派出二三流选手出战都应该游刃有余如拾草芥,何以会被连“吃”这个发音都不标准的老外杀得体无完肤。
反思已经从官方开始进行,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江选旗的话似乎有些说服力,“咱们国家骑自行车的人多吗,但是有几个自行车世界冠军?咱们没把麻将当做运动去发展,打麻将的人更多是在娱乐休闲,而人家国外真的是把它当成运动。”
往细节里说,这次代表中国出战的10位选手都以中老年为主,还真的是大爷大妈们参赛,而欧洲麻将选手大多为青壮年,年龄层大部分在25-40岁之间,在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方面占有一些优势。
另外,欧洲选手认为麻将是一项智力运动,像参加这次比赛的部分选手拥有博士学位,在他们看来高智商的人更适合这项运动。
姚晓雷向记者详细解读了麻将的三类范畴,一是不法分子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的赌博麻将,这是违反中国法律的,需要世界麻将组织坚决抵制和排除的。二是休闲麻将,亲朋好友之间加深感情,不用讲究太多的规范和要求,大家聚在一起主要为了更多交流。三就是竞技麻将,这对选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竞技麻将讲求技术性,限制凭手气的偶然性,比如引入标准分制,以平均机会,抑制了依赖运气的赌博心理。另外一些更为细化的规则类似10秒内出牌时间,使用完整的144张牌,8番开始起胡,不能夹带影响比赛的东西,等等,使得世界麻将竞赛规则更加严谨标准和规范化。
所以在官方人士看来,中国人在休闲麻将上无所不能,但是在竞技麻将范畴并无绝对优势。姚晓雷在采访过程中,也一直向记者强调要弱化对比赛胜负的看重,“这次欧锦赛最终只有队伍和个人的排名,并没有国家排名,我们中国选手基本是本着文化交流的目的去参赛的,主要在于展现中国选手的精神风貌,让外界更了解中国的麻将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而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指责,姚晓雷认为网友们太过于锦标主义,“有如此大的反响其实也是在我们意料之内的,更多人关注锦标主义而忽略了竞技麻将在世界范围内做出的工作。我们不希望以输赢为目的,更希望麻将能够得到全民发展,在国内外得到更多普及。当然这次失利也给我们一个警示,第四届世锦赛明年在国内举办,我们需要在竞技麻将上加强普及和提高。”
谈国外发展:欧美普及迅速 无休闲麻将陋习
虽然中国队表现不佳,但是用姚晓雷的话来说,国外选手用中国规则打败中国,实际上也说明中国麻将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工作初见成效。
实际上近些年来中国麻将在欧美颇为流行,像美国、法国、丹麦等国近些年来都举办过各种麻将大赛,我们的近邻日本更是有把麻将引向围棋、将棋同一级别的智力运动上发展。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职业麻将体系都非常成熟,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麻将技术,频繁的比赛也让他们累积了国际赛事经验,这个优势较之中国选手而言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由世界麻将组织举办的重要赛事有三种,分别为世锦赛、欧锦赛和中华麻将公开赛,三大赛都为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竞技麻将赛事。姚晓雷提到国外选手由于一开始接触的并非休闲麻将,而是直接就打竞技麻将,因此少了很多中国人打休闲麻将时的陋习,比如他们不会随便动牌池里的牌,对规则的遵守更为规范,甚至吃碰杠这些专业术语也都坚持使用中文发音。
他向记者透露,通过这次带队参加欧锦赛,对于国外麻将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感觉麻将已经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所喜爱。“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像这次欧锦赛上中外元素结合的非常多,这次法国麻将协会特意为比赛订制了麻将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花牌上,都用自己国家文化元素的图案来代替,比如梅兰竹菊用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法国的一些特色景点,一条图案是高卢雄鸡,一饼用的欧盟的欧洲新星图案,文化交融非常密切。”姚晓雷说。
另外,他还提到国外基层麻将大多以俱乐部形式发展,比如法国目前已经有30个麻将俱乐部,社会各界对竞技麻将的支持力度也很大,这次欧锦赛得到了斯特拉斯堡政府、当地银行业、餐饮业的支持和资助,所以由此看来,国外选手能够取得好成绩也不足为奇。
谈国内推广:无国家队概念 不走举国体制路
麻将运动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智力游戏和休闲娱乐活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历来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并传到海外被称为“中国牌”。不过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牵扯到赌博,麻将被视作“低级趣味”,处于民间“地下活动”状态。
上世纪90年代,国家体育总局顺应民意着手引导麻将向健康、竞技方向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体育机制对麻将进行改革,于1998年11月推出首部“国标”,即《中国麻将竞赛总则》,使古老的麻将迈出走向竞技体育第一步。
2005年10月,在中国北京,由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丹麦、荷兰、匈牙利等各国麻将组织共同倡议下,注册成立了世界麻将组织。各国麻将组织代表在成立大会上一致推举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名誉主席于光远为世界麻将组织主席,江选旗为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负责世界麻将组织机构的建设完善工作和日常工作。
世界麻将组织是非营利性、非宗教性、非政治性的开放性组织,是国际智力麻将运动、竞赛、培训、交流的权威机构。该组织随后以《中国麻将竞赛总则》为基础,编译并修改后出版了《麻将竞赛规则》,制定了智力麻将技术等级的《麻将品级认定制度》,确定了裁判员培养训练制度,促进了麻将文化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世界麻将组织在中国实际上属于民间团体,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官方背景。目前在中国开展的体育项目若有国家队,均是挂靠国家体育总局某中心,麻将属于棋牌,但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并没有明确公开地开展组织麻将活动。从这点来看,世界麻将组织有着身份上的尴尬,不过姚晓雷并不这么认为,“你看国际足联也是世界权威组织,但是它需要听某个成员国的话么?我们对智力竞技麻将发展的原则是怎么有力怎么做,主要宗旨是让大家去了解麻将运动,了解中国文化,为世界麻将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谈到目前竞技麻将在中国的发展,姚晓雷用“越来越快”四个字形容,他表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麻将爱好者去关注竞技麻将,关注中华麻将公开赛。考虑到一些初次接触竞技麻将的爱好者能够抛弃各不相同的地方麻将规则,更易了解竞技麻将规则,在中华麻将公开赛官网上也选择了简化版的规则,这样让更多人去接触竞技麻将,以后赛事主办方也会和网络公司以及电视台合作开发节目,在线上和线下一起组织更多竞技麻将的活动,以更好地推动竞技麻将在中国的普及。
考虑到这次中国选手参加欧锦赛成绩不佳,记者也提出可否考虑组建一支国家队,招募一些有潜质的选手,通过长期严格的职业化培训以提升选手的实力,但这个建议被姚晓雷否决了,“我们会面向社会各界,走全民体育的道路,不走举国体制。我们希望让更多人参与,不需要招募职业选手去训练,需要社会各界参加和关注,只要你对麻将有兴趣,愿意支持健康麻将文化发展,愿意抵制赌博,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