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马刺二老首战写两项纪录 只为复仇!这或是最后机会

2014-6-9 07:33:27

来源:篮球先锋报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马刺二老首战写两项纪录 只为复仇!这或是最后机会

  在他们最为看重的一次总决赛的首战,邓肯和吉诺比利悄然让他们的名字又一次写进了历史:

  邓肯成为继1972年张伯伦之后第一位在总决赛里以超过90%的命中率得到20+10的球员;

  自有详细技术统计以来,NBA史上只有吉诺比利一人以替补身份在总决赛里席卷至少15分、10次助攻———马努的首场数据是16分、11次助攻,当然还有3次抢断。

  38岁的邓肯,以及37岁的吉诺比利,一上来就如此倾注全力,表明了他们对于这次总冠军的空前重视,甚至有些类似于“看完这仗就回家”的悲壮色彩。

  只需要再拿一次总冠军,对于马刺GDP这组已经厮守了12年并且从无纠葛的拍档来说,已足以用完美形容。邓肯将拿到他的第五冠,追平科比,成为联通乔丹和詹姆斯之间的“桥梁”,为自己的史上第一大前锋名分继续添加说服力;吉诺比利将拿到他的第四冠,他会将这些戒指以及奥运会金牌放在一起,然后安静地等待退役的到来。

  无论我们如何放大“马刺不老”的励志故事,都必须明白,人总是有弱点的,而老去,是最无法克服的弱点———你无法指望39岁、40岁的邓肯真的就比38岁更强。所以很多人说,即便这不是邓肯、吉诺比利的最后一次总决赛,差不多也快是了吧。

  他们很清楚,时间已经不再是朋友,全队需要带有末日般的危机感来投入到2014年总决赛。在危机感之外,或许还有外界渲染的“复仇”。2013年之前,邓肯从来没有在总决赛里输给过任何一个对手,他和队友们也从来没有在偶然年进入过总决赛。

  因而,在这样的年纪,在这样的前情铺垫下,能迎来这样一次总决赛,冷峻如“石佛”,也无法完全按捺得住心中热望了,“很高兴对手还是热火……去年的苦涩还留在嘴角。”

  我们什么时候听闻过邓肯如此文艺范儿的宣战表达?而吉诺比利也呼应了老搭档———“这一年多来我们所有的玩命训练和隐忍调整,都是为了这个6月。”

  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浓烈的复仇欲望,当然有好的一面,但也容易造成发力过猛、失去专注,就像《今日美国》的评论所言,“马刺只想要打出他们标志性的篮球,那么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

  在复仇的怒火中反而迷失了自我的,2010年、2011年季后赛里的詹姆斯最有发言权。2010年,他的复仇对象是凯尔特人,2011年,他的复仇对象是“全世界”。在试图证明别人是错了的同时,你往往会忘了只需要去证明自己的正确。所以,在2012年终于赢得总冠军之后,詹姆斯说,他最大的进步就是一旦走到球场就忘掉胜负,去享受比赛———包括享受创伤、逆境、失望。

  “如果我还带着仇恨,那么我仍然呆在监狱里。”被释放之后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说。如今,马刺的老将们也该有类似的心理逻辑:抛开去年的功败垂成,这是关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之战,跟复仇无关,跟比赛之外的一切因素无关。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马刺二老首战写两项纪录 只为复仇!这或是最后机会

2014年6月9日 07:33 来源:篮球先锋报

原标题: 马刺二老首战写两项纪录 只为复仇!这或是最后机会

  在他们最为看重的一次总决赛的首战,邓肯和吉诺比利悄然让他们的名字又一次写进了历史:

  邓肯成为继1972年张伯伦之后第一位在总决赛里以超过90%的命中率得到20+10的球员;

  自有详细技术统计以来,NBA史上只有吉诺比利一人以替补身份在总决赛里席卷至少15分、10次助攻———马努的首场数据是16分、11次助攻,当然还有3次抢断。

  38岁的邓肯,以及37岁的吉诺比利,一上来就如此倾注全力,表明了他们对于这次总冠军的空前重视,甚至有些类似于“看完这仗就回家”的悲壮色彩。

  只需要再拿一次总冠军,对于马刺GDP这组已经厮守了12年并且从无纠葛的拍档来说,已足以用完美形容。邓肯将拿到他的第五冠,追平科比,成为联通乔丹和詹姆斯之间的“桥梁”,为自己的史上第一大前锋名分继续添加说服力;吉诺比利将拿到他的第四冠,他会将这些戒指以及奥运会金牌放在一起,然后安静地等待退役的到来。

  无论我们如何放大“马刺不老”的励志故事,都必须明白,人总是有弱点的,而老去,是最无法克服的弱点———你无法指望39岁、40岁的邓肯真的就比38岁更强。所以很多人说,即便这不是邓肯、吉诺比利的最后一次总决赛,差不多也快是了吧。

  他们很清楚,时间已经不再是朋友,全队需要带有末日般的危机感来投入到2014年总决赛。在危机感之外,或许还有外界渲染的“复仇”。2013年之前,邓肯从来没有在总决赛里输给过任何一个对手,他和队友们也从来没有在偶然年进入过总决赛。

  因而,在这样的年纪,在这样的前情铺垫下,能迎来这样一次总决赛,冷峻如“石佛”,也无法完全按捺得住心中热望了,“很高兴对手还是热火……去年的苦涩还留在嘴角。”

  我们什么时候听闻过邓肯如此文艺范儿的宣战表达?而吉诺比利也呼应了老搭档———“这一年多来我们所有的玩命训练和隐忍调整,都是为了这个6月。”

  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浓烈的复仇欲望,当然有好的一面,但也容易造成发力过猛、失去专注,就像《今日美国》的评论所言,“马刺只想要打出他们标志性的篮球,那么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

  在复仇的怒火中反而迷失了自我的,2010年、2011年季后赛里的詹姆斯最有发言权。2010年,他的复仇对象是凯尔特人,2011年,他的复仇对象是“全世界”。在试图证明别人是错了的同时,你往往会忘了只需要去证明自己的正确。所以,在2012年终于赢得总冠军之后,詹姆斯说,他最大的进步就是一旦走到球场就忘掉胜负,去享受比赛———包括享受创伤、逆境、失望。

  “如果我还带着仇恨,那么我仍然呆在监狱里。”被释放之后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说。如今,马刺的老将们也该有类似的心理逻辑:抛开去年的功败垂成,这是关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之战,跟复仇无关,跟比赛之外的一切因素无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