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羽林争霸”上海赛区落幕 报名、参赛数创新高

2014-6-6 16:06:15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王嫣 选稿:王晨炜

  2014“羽林争霸”上海赛区落幕报名人数、参赛人数创新高

  2014羽林争霸上海站南区比赛在闵行体育馆落下帷幕,海滨建设一队最终夺冠,获得最后一张大区赛入场券。而在比赛现场,记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球友们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即便自己的比赛结束了,很多选手还会留在场地边看球、交流,球馆里的温度始终不减。
  
  印度“苍蝇拍”很凌厉
  
  参赛队伍信息表上,“普米斯俱乐部”尤为引人注目:派出六个队伍参加比赛,从普米斯一队排到普米斯六队,人海战术气势强大。“每次听到扩音器里报出普米斯的队名,我都感到特别骄傲,因为我们这次组了六支队,几乎每小时都要听到普米斯的名字。”普米斯俱乐部的负责人季惠英满脸自豪地说。
  
  普米斯俱乐部成立于2007年,六七年间俱乐部规模不断壮大,至今已有200余人。虽以兴趣起家,但俱乐部一周三次固定训练,每场比赛还有专业教练莅临指导。俱乐部中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参与,头号单打是19岁的印度男孩莱克。刚进俱乐部时他对羽毛球一无所知,被队友称作“苍蝇拍”,但经过自己的艰苦训练加上专业教练的指导,水平不断提高,一跃上升至队中头号单打。因为在训练中需要与教练不断交流沟通,这位印度小伙的汉语水平也不断提高,上海话也说得越来越溜。
  
  “兰生无羽伦比”也是球友自发组建的俱乐部。成立之初,单位同事因为新鲜、一窝蜂地加入,壮大时有二三十人。但热度一褪,因为赶时髦而报名的人都很快消失了,活动就只剩组织者方凌罡和另一个球员,“我还是没有退场地,只有两个人的情况维持了整整一个月。”方凌罡说。好在时间一长,同事被两人的热情和坚持感动,现在每周三活动都能稳定在10个人了。  
  
  “羽林争霸”堪比专业
  
  连续参加了几年的“羽林争霸”,普米斯俱乐部负责人季惠英赞叹“办赛水平已经与中国羽毛球的水准相呼应了”,“比赛开始前,一位学生裁判在座位上拿着手机拍照,裁判立即指出了她的错误。也许在观众看来这样的举动很平常,但裁判指出后,我也知道了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季惠英数算着比赛的专业和严格,“从比赛用球、场地设置、赛场服务和裁判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业余赛事的最高水平。比如说比赛用球换了,在比赛中不容易把球打飞,飞行速度也更快,这增加了比赛的对抗与可看程度。”“兰生无羽伦比”的负责人方凌罡直言,置身于这样一个场地,自己都感觉像一名专业运动员。“裁判越来越专业,场地也是塑胶的,硬件设施十分完善,看台上的观众素质也很高。”今年的“羽林争霸”,报名人数、参赛人数又创新高,方凌罡感慨说,现在喜欢羽毛球的人越来越多,预订场地都成了难事。“希望有更多像羽林争霸这样的业余羽毛球比赛。像我们这些白领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参加如此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但如果真正想再提高水平,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多打比赛切磋切磋,看看外面选手的水平。”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羽林争霸”上海赛区落幕 报名、参赛数创新高

2014年6月6日 16:06 来源:新闻晨报

  2014“羽林争霸”上海赛区落幕报名人数、参赛人数创新高

  2014羽林争霸上海站南区比赛在闵行体育馆落下帷幕,海滨建设一队最终夺冠,获得最后一张大区赛入场券。而在比赛现场,记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球友们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即便自己的比赛结束了,很多选手还会留在场地边看球、交流,球馆里的温度始终不减。
  
  印度“苍蝇拍”很凌厉
  
  参赛队伍信息表上,“普米斯俱乐部”尤为引人注目:派出六个队伍参加比赛,从普米斯一队排到普米斯六队,人海战术气势强大。“每次听到扩音器里报出普米斯的队名,我都感到特别骄傲,因为我们这次组了六支队,几乎每小时都要听到普米斯的名字。”普米斯俱乐部的负责人季惠英满脸自豪地说。
  
  普米斯俱乐部成立于2007年,六七年间俱乐部规模不断壮大,至今已有200余人。虽以兴趣起家,但俱乐部一周三次固定训练,每场比赛还有专业教练莅临指导。俱乐部中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参与,头号单打是19岁的印度男孩莱克。刚进俱乐部时他对羽毛球一无所知,被队友称作“苍蝇拍”,但经过自己的艰苦训练加上专业教练的指导,水平不断提高,一跃上升至队中头号单打。因为在训练中需要与教练不断交流沟通,这位印度小伙的汉语水平也不断提高,上海话也说得越来越溜。
  
  “兰生无羽伦比”也是球友自发组建的俱乐部。成立之初,单位同事因为新鲜、一窝蜂地加入,壮大时有二三十人。但热度一褪,因为赶时髦而报名的人都很快消失了,活动就只剩组织者方凌罡和另一个球员,“我还是没有退场地,只有两个人的情况维持了整整一个月。”方凌罡说。好在时间一长,同事被两人的热情和坚持感动,现在每周三活动都能稳定在10个人了。  
  
  “羽林争霸”堪比专业
  
  连续参加了几年的“羽林争霸”,普米斯俱乐部负责人季惠英赞叹“办赛水平已经与中国羽毛球的水准相呼应了”,“比赛开始前,一位学生裁判在座位上拿着手机拍照,裁判立即指出了她的错误。也许在观众看来这样的举动很平常,但裁判指出后,我也知道了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季惠英数算着比赛的专业和严格,“从比赛用球、场地设置、赛场服务和裁判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业余赛事的最高水平。比如说比赛用球换了,在比赛中不容易把球打飞,飞行速度也更快,这增加了比赛的对抗与可看程度。”“兰生无羽伦比”的负责人方凌罡直言,置身于这样一个场地,自己都感觉像一名专业运动员。“裁判越来越专业,场地也是塑胶的,硬件设施十分完善,看台上的观众素质也很高。”今年的“羽林争霸”,报名人数、参赛人数又创新高,方凌罡感慨说,现在喜欢羽毛球的人越来越多,预订场地都成了难事。“希望有更多像羽林争霸这样的业余羽毛球比赛。像我们这些白领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参加如此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但如果真正想再提高水平,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多打比赛切磋切磋,看看外面选手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