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黄金联赛逆境求生存 明年将走出上海
2014年6月1日 08:10 来源:东方网

来自杭州的楼毅获得今年首场比赛冠军


东方网记者余燕6月1日报道:5月31日,随着第一场正赛的圆满结束,2014上海保龄球黄金联赛也正式拉开帷幕。
当天的比赛共有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93位选手参加,并吸引了在沪的范金章、刘泳隆等台湾选手和马来西亚选手林文忠,正在上海的中国保龄球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兼教练也赶来参赛。比赛分两轮,每轮打四局,最后进行一局制的挑战赛,从上午十点开始,持续到晚上六点,最终来自杭州的选手楼毅过关斩将,夺得2014上海保龄球黄金联赛首场比赛的冠军,来自台湾57岁的范金章获得亚军,来自上海市金山区的曹健获得季军。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保龄球黄金联赛在比赛时间上作了调整,本年度的另外三场正赛分别将于7月19日、8月9日、9月13日举行,年终总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进行。据主办方介绍,将整个赛季锁定在5月底至10月之间,这样安排不仅是为了避开寒冷天气,还特意避免与世界杯冲突,让选手们不用为了比赛耽误看球。
企业家黄海,一人担起一个联赛
保龄球在上海经历了从热到冷的历程。据东方早报的消息,1996年至1997年,全上海拥有5000根球道,250余家球馆,正常时段每局的花费至少在30元,却仍旧一道难求,形象地说,现在是吃饭排队,彼时是打球排队。2000年成为保龄球热的转折点,大批球馆因保龄球人口的断层及场地租金的不断上涨,造成资金链断流无奈关门,如今上海保龄球馆数量已降至20家左右,保龄球人口在5000人左右。
在如此低迷的现状之下,作为保龄球爱好者的企业家黄海办起了上海保龄球黄金联赛。他既是发起人,同时也是该赛事的唯一投资人。2011年,黄海根据自己的想法组织起小型比赛,最早只有五六十个人参加,第二年开始,正式开办联赛。随着连续两年的联赛办下来,投入越来越大,但是赛事以及保龄球运动的热度却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原本一门心思办比赛的黄海,不由地开始思考起营销,他觉得比赛欠缺亮点,是火不起来的原因。
“打破局限”求突破,黄金联赛明年走出上海
“要火起来很容易,但是没钱。”黄海表示,如果要学习斯诺克或者网球的明星球员效应,投入非常大,而且运动员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如今国内选手和外国顶级选手之间的实力差距还很悬殊,因此这个想法有点不现实。其次,如果请明星来助阵,黄海透露大明星刘德华就是保龄球的爱好者,车墩影视基地两个保龄球馆就是为他而建,如果能请他来助阵是最合适不过的,但是想想刘德华的身价,光出场费就起码要二三百万,实在有些吃力。
因此只能在赛事本身下功夫。一味地打比赛是很沉闷的,黄海说,比赛还是需要亮点,例如新建保龄球景观区,让比赛不再局限在室内,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参与进来。黄海表示,今年的年终总决赛就计划选在客流量多的室外景观带进行,例如在外滩临时搭建赛道,并以有奖形式吸引市民参加,彻底打破保龄球“不是哪里都能打”的局限。
黄海还透露,明年的黄金联赛将走出上海,新增四场赛事放在其他城市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