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后腰透职业楷模是建业旧将 爆料浪漫求婚细节
2014年5月28日 10:34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申花客场战哈尔滨毅腾的比赛前夜,包括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高层周军和教练组在内的两桌人围在酒店餐厅里讨论这个赛季引援的得与失。周军面带喜色地说了一句话,“我这个赛季最得意的就是把王寿挺重新带了回来,大家都可以看到,直到现在为止有两个人对于这支球队的作用是最关键的,一个是莫雷诺,还有一个就是王寿挺……”
永远保持着一颗低调的心
王寿挺对于自己价值的判断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坐在国金中心的四楼露台上,他讪讪地笑了笑,“我有什么可说的呀?这队里的大腕这么多呢!”其实从这句话里,你应该已经可以寻找到一些他成功的脉络了——一个人只有永远在内心保持真正的低调,绝不高估自己,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妄自菲薄,才能永远有上升和进步的空间。很多时候,你发现自己停滞不前,问题其实是出在了头脑里。
王寿挺属于这样一类球员:他们踢球并不是为了改变家境或者谋求其他自身的利益,他们扛得下最累的训练,在场上永远玩命奔跑,为的只是让自己快乐。简单的一句话,有球踢,就可以让他们满足。因此,当新赛季申花重新集结,他却被明确告知自己已不在俱乐部下赛季的规划之中的时候,他很轻松地就接受了去中甲八喜效力这个选择。“没什么啊,中甲还能轻松些。”钱赚多赚少,球能不能踢出名气,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和王长庆两个人于是去了八喜,在那里被主帅托米奇当成了手里的宝。克罗地亚人指望着这两个中超球队的主力到来能够帮助球队实现冲超的夙愿,这个感情外露的东欧人有一天甚至喜滋滋地对他们说,“现在哪怕是C罗来我都不换,对我来说,你们比他更重要!”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申花却向他们发出了遥远的召唤。“当时心里真的挺纠结……”一方面,他已经有些习惯了在中甲的安逸——人是很容易养成习惯,并被此压制的;而另一方面,申花是他之前的东家,而且毕竟是一支老牌中超球队。“真的,中超球队的关注度是中甲没法比的。就比如我们和哈尔滨这场,多利上演了帽子戏法,但他们如果在中甲的话,又有谁会知道呢?”
说来好笑的是,虽然他们是球队赛季开始前最后的“引援”之一,但因为当时俱乐部的所有权发生了转换,所有球员都没有签合约。所以当两人在2月13日凌晨在俱乐部提供的合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等于是最早签约的球员。
那段短暂的八喜时光如今距离寿挺已经远去了,但他和长庆两人还会时不时地关注对方在中甲的战绩,用他的话来说,毕竟人家对他们确实挺好的。
凭借跑不死的斗志获得认可
虽然这次一波三折地来到申花严格说来算是一次回归,但如今的申花却早已不是那支他熟悉的队伍了。上赛季和自己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并肩作战的那些兄弟们,已经各奔东西了。而新引进的球员,虽然也各有各的特点,但身上却都普遍缺乏了一股劲头和斗志。所以在这些球员里,他特别欣赏高迪。“高迪真是能拼,就像对哈尔滨的那个球,如果换成别人,真没办法!”
在这样一支饱受外界质疑缺乏战斗精神的球队里,寿挺凭借自己一贯跑不死的斗志,获得了所有教练和队友的认可。事实上,在去年一整个赛季他在后腰位置上的作用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在这个赛季,当整支球队作风普遍偏软的时候,他硬朗球风的重要性便彰显得更加突出。在一支进攻几乎毫无章法的球队里,后防球员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几乎每场跑动都在一万米以上,因为在包办了所有脏活累活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地及时到各处补位。而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申花这个赛季每场的人均跑动只在6、7千米,可见其在目前这支球队防守端的重要性。上周和天津泰达比赛中那个失球,虽然是他的位置漏人造成的,但必须指出的是当时寿挺并不是主动失位,他是跑到前面去补了莫雷诺的位置。
在每一场艰难拼搏拿下的胜利后,他都是双腿抽筋甚至当场呕吐的那一个。而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做了件多么牛逼的事,“我就体力好,脚下活又不细,再不多跑跑还能干吗?”
说到体能,他说自己真是羡慕同样来自大连的孙继海,到这把岁数还足以应付中超。“他爸爸是十项全能的教练啊,孙继海放假的时候就跟着他爸练,这体能就这么给练出来了。不知道我到了他的岁数,还能不能跑。”
寿挺踢了这些年球,也和不少国际级球员做过队友。他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既不是德罗巴也不是阿内尔卡,而是在河南建业时的奥利萨德贝。“这真是我见过的最敬业的外援了,自律性那叫一个强。当年他老婆来郑州看他,他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日常训练,硬生生把老婆给赶走了。他那会儿来中国的时候有点伤,否则在帕纳辛奈科斯这种俱乐部效力的人也不会来中国。好像都和西甲俱乐部谈好了吧,受了伤,就来了这里。你知道人家是怎么进行恢复训练的吗?一天8小时就扑在这上头了!真的,那种职业的态度,真没话说!我当时就把他看成自己职业的楷模了,以后碰到任何情况,我就对自己说,‘要是换成奥利萨德贝他会怎么做?’我知道再苦再累的事情都难不倒他,那么也就难不倒我了。”
争取抓紧时间领证成家
黄浦江的风穿过陆家嘴林立的高楼刮来,虽然已是初夏的天气,夜晚的风还是带着些凉意。他的眼光越过面前的食物,望向对面的金茂和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这地方好是好,可是生活在这里毕竟不容易啊!什么都贵!”寿挺在上海开辆吉普车,眼看这天渐渐热了起来,有时候队友蹭他车外出要求开空调,他就会和他们开玩笑,“开什么空调啊,多费油哪,你们就开着窗户感受下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多好呀!”
算上在中邦的那段岁月,他在上海这座城市也呆了好几个年头了,但来自东北的他和这里始终带着一些隔阂,这种隔阂并非让他心生不快,只是多少有些无奈和怅然。“就像渤海味儿的海鲜和东海味儿的海鲜始终不是一个味儿啊!”他说,“有时候用东北话开句玩笑,比如说我们‘聊个十块钱’吧,上海人就听不懂,眼睛眨巴眨巴看着你。”
85年出生的他今年29岁了,很多球员在这个年纪早已成家立业,但他说,自己眼下还没打算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趁着还年轻,多感受感受,不也挺好!”虽然还想着继续漂泊,但成个家的计划他是早就有了。他说,和女朋友也处了好几年了,今年年底就打算把婚礼给办了。“不过证还没领,但领个证还不容易吗?也许哪天睡醒了,就去领了。”
寿挺说,这年头像自己女朋友这么懂事的女孩已经不多了,所以不想再拖了。“虽然她家里也不差钱,但她从来不买奢侈品,想买个包啊买件衣服什么的,就去淘宝。而且特别识大体,我在河南建业的时候打不上主力,她主动提出让我去别的队。哪怕这对她意味着我们要两地分居,她也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在她心里最重要的,就是我能开心,而只有踢上球,我才能真正开心起来。”
他平时不算是个很重细节的人,但说起自己向女友求婚的一幕,却至今洋洋自得,“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浪漫的一件事了吧,那天她过生日,我当时人在大连,她不知道我会回郑州。我找了婚庆公司的朋友,花了2000块钱,录了VIDEO,又让婚庆公司的人装扮成餐厅工作人员,然后我在包间等着,她和朋友一会儿来了。餐厅的大屏幕开始的时候还在放美食的画面,突然就出现了我对她的一段表白,还配着我俩的照片。她当时就哭得稀里哗啦了,然后我就求了婚。”当他把这故事告诉自己队友的时候,他们故意逗他,“她不会把你给拒绝了吧?”“哪能啊!”寿挺嘿嘿一笑,“她一秒钟都没犹豫就答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