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校园足球兴盛 “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联盟的身份”

2014-5-24 13:04:26

来源:东方早报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今年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 联盟的身份”

“今年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 联盟的身份”

  上海电力学院最终问鼎本赛季校园足球联盟大学冠军杯。

  访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秘书长游松辉

  “今年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

  联盟的身份”

  2014年上海校园足球联盟大学冠军杯决赛刚刚落下帷幕。上海交大不敌对手上海电力学院,获得本次比赛的亚军。然而关于校园足球如何建设的讨论却远远没有结束。上月刚刚将《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发展模式总结》的文稿送交教育部有关部门后,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秘书长游松辉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直由教育部门主导的上海校园足球联盟已经成立两年,虽然有许多不错的进展,但摆在面前的难题依然显而易见。”在他看来今年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解决联盟的身份问题。

  应该说,目前上海校园足球联盟的规模已经有了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光去年注册的学生就有6511人,他们分别来自15个区(县)的15所高校、37所高中、83所初中和123所小学。而在上海校足联盟成立前,2010年上海市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为1571人,参加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学生约为1800人,只占上海市130.52万中小学生的0.14%。2014年的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则吸引了来自上海的128支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队伍积极参赛,他们先后在18个赛区展开329场比赛的争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校园联盟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据了解,目前对联盟感兴趣的赞助商不在少数,甚至有愿意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帮助一起运营校园联赛的。但由于联盟身份的问题,这样的青睐最终没能真正体现出来。

  据游松辉介绍称,目前整个联盟因为没有独立法人身份,赞助商的热情终究只能停留在意向阶段,“我们既不是公司,也不是法人,赞助商没法谈啊。”现在联盟由同济大学体育部托管,办公经费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划给同济大学,再分拨给校足联盟,感觉上隔了一层,游松辉在接受中青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

  不过,当时间进入2014年,对于如何获得独立法人资格的问题,校足联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办法。他们给出的方案是:以联盟现有的16所高校和16个区县分联盟挂靠主体,共同作为发起会员单位,在社会团体管理局办理相关登记申请及手续,注册成为社会团体法人,由于校园联盟的行业主管单位是市教委,依照社团章程行使对成员单位的管理,在游松辉看来注册被批准的可能性很大。

  作为教育系统接手校园足球的试验田,无论如何上海校园足球联盟都是一次勇敢而卓有成效的尝试。但摆在它面前的困难显然也不仅仅是“身份”这么一个问题。曾经在德国留洋多年的前上海申花球员谢晖认为彼此隔绝的校园足球与专业青训两个系统完全可以打通,并以德国孩子每周只训练4个小时为例,“目前的校园足球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学校愿不愿意拿出这4小时来培养孩子,其次是有没有一批专业的教练提供培训。”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校园足球兴盛 “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联盟的身份”

2014年5月24日 13:04 来源:东方早报

原标题: “今年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 联盟的身份”

“今年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 联盟的身份”

  上海电力学院最终问鼎本赛季校园足球联盟大学冠军杯。

  访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秘书长游松辉

  “今年首先要解决上海校足

  联盟的身份”

  2014年上海校园足球联盟大学冠军杯决赛刚刚落下帷幕。上海交大不敌对手上海电力学院,获得本次比赛的亚军。然而关于校园足球如何建设的讨论却远远没有结束。上月刚刚将《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发展模式总结》的文稿送交教育部有关部门后,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秘书长游松辉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直由教育部门主导的上海校园足球联盟已经成立两年,虽然有许多不错的进展,但摆在面前的难题依然显而易见。”在他看来今年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解决联盟的身份问题。

  应该说,目前上海校园足球联盟的规模已经有了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光去年注册的学生就有6511人,他们分别来自15个区(县)的15所高校、37所高中、83所初中和123所小学。而在上海校足联盟成立前,2010年上海市注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为1571人,参加上海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学生约为1800人,只占上海市130.52万中小学生的0.14%。2014年的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则吸引了来自上海的128支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队伍积极参赛,他们先后在18个赛区展开329场比赛的争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校园联盟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据了解,目前对联盟感兴趣的赞助商不在少数,甚至有愿意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帮助一起运营校园联赛的。但由于联盟身份的问题,这样的青睐最终没能真正体现出来。

  据游松辉介绍称,目前整个联盟因为没有独立法人身份,赞助商的热情终究只能停留在意向阶段,“我们既不是公司,也不是法人,赞助商没法谈啊。”现在联盟由同济大学体育部托管,办公经费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划给同济大学,再分拨给校足联盟,感觉上隔了一层,游松辉在接受中青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

  不过,当时间进入2014年,对于如何获得独立法人资格的问题,校足联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办法。他们给出的方案是:以联盟现有的16所高校和16个区县分联盟挂靠主体,共同作为发起会员单位,在社会团体管理局办理相关登记申请及手续,注册成为社会团体法人,由于校园联盟的行业主管单位是市教委,依照社团章程行使对成员单位的管理,在游松辉看来注册被批准的可能性很大。

  作为教育系统接手校园足球的试验田,无论如何上海校园足球联盟都是一次勇敢而卓有成效的尝试。但摆在它面前的困难显然也不仅仅是“身份”这么一个问题。曾经在德国留洋多年的前上海申花球员谢晖认为彼此隔绝的校园足球与专业青训两个系统完全可以打通,并以德国孩子每周只训练4个小时为例,“目前的校园足球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学校愿不愿意拿出这4小时来培养孩子,其次是有没有一批专业的教练提供培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