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 07:44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孟晓琦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谁给我们那么多“抢七”?

雷霆与灰熊的抢七大战中,雷霆控卫威斯布鲁克(左)39分钟内贡献27分、10个篮板和16次助攻,这是威少在这轮系列赛中第二次得到“三双”。连队史的传奇控卫“手套”佩顿也没能做到过这一点。
你累了吗,你过瘾吗?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牛马大战”的最后一个回合,也就是今年NBA季后赛首轮的最后一个“抢七”,应该就分出了胜负。谁赢,都会精疲力竭。谁输,都值得无尽惋惜。至于作为看客的我们,更有可能是,一边看得精疲力竭,一边为再难复制的经典惋惜。两周时间里,八组对决,有五组拼到最后定生死的“抢七”,还有一组仅仅因为利拉德的神奇绝杀而错过“抢七”,球员累,教练累,裁判累,你说我们这些旁观者不也等于干着体力活儿?
能坚持到最后一刻,就可以豪言胜利了。刚刚过去的5月4日,三组“抢七”依次激战,哪怕最终的结果悉数向冷门说“不”,哪怕大家纷纷觉得“抢七”战的悬念指数,还未必及得上交战双方系列赛里随意择出的某一场,可身在局中的那些球员、教练们,毕竟是举着手中的枪,打光了最后一发子弹,看上去那么瘦弱的斯蒂芬·库里,还能把勇士球迷的希望扛到最后一分钟,2014版的这首轮角逐,注定可以将残酷转化成某种仰望式的记忆。
既已空前,就此我们便只会猜测,这么多“抢七”,这么多加时赛,这么多某个回合里的“3+1”,会不会也是再无续集的“绝后”?
真不好预测,哪怕今年季后赛开打之前,我曾经很是坚决地告诉别人“西部的季后赛首轮胜负,我不做预测”,可最终演变出的非同寻常,还是远远超出了我设定的预测尺度。从技术的角度看,从概率学的角度看,今年这种场面在未来不断重演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可一旦想到眼前发生的一切,一旦想起那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好像还真的可以憧憬,“抢七”看不够,未来年年有。
有时候,谁给的并不重要,拥有才是最重要。或者说,动因可以很单调,却不妨碍有很多赢家,你说呢?
就比如,眼下正在风口浪尖上的NBA新总裁亚当·萧华。太多人坚信他是今年这番“乱世”的幕后操盘手,可每个人又明白篮球终究是双方各派五个人上场较量的,换个角度来看就不是萧总推动了那么多“抢七”,而是那么多“抢七”成就了萧总。从大卫·斯特恩手中接过NBA的指挥棒,萧华注定要面对个人影响力的考验,以及NBA整体走向的考验,如今只是季后赛首轮战罢,就足以证明他很多潜行的思路是有成效的,是可以给他未来做更多施展加分的。什么思路,当然是“商业最大”的思路,可你若就此认定是他指示裁判们把一组组对决吹成“抢七”的,那你就真的想多了。
裁判在如今的NBA季后赛里越来越引人注目,这倒是无比实在的真心话。关于裁判,说法很多,有说比如光头克劳福德是专门“黑”某支球队的,有说裁判来回找平衡引导比赛节奏的,然而连番恶战过后,除了狡猾的基德毫不避讳地批评了一回某个叫华盛顿的裁判,亦即若干年前被球员基德怒斥为“三只瞎老鼠”之一的那位,余下的便尽是教练与球员一瞬间再怎样怒火冲天,很快也就安之若素。
诚然,如果从尺度的把握来衡量,裁判确实在影响比赛。今年的季后赛,对很多篮下对抗的尺度放宽了,对很多干扰对方跳投时的小动作盯得紧了,对防守三秒快要忘却了,对出界球的回放又简直发疯地增多了。凡此种种,裁判们当然不是在执行自己的意志,甚至像雷霆灰熊那样不厌其烦地一场一场打加时赛,他们也断无可能领到加班费,但他们执行的这些尺度,的确有利于很多球队将缺少绝对巨星的缺陷尽可能掩盖掉,也就有了跟所谓“强队”拼到最后的本钱与自信,比如老鹰。
老鹰并不是孤例,事实上实力相对弱小的球队们,但凡能够撑到“抢七”,都与他们吃透了规则后的有的放矢相关。内线不如对方,索性就换上小个阵容,老鹰经常还是米尔萨普顶在五号位,勇士队与快船交锋索性动不动就是“五小阵容”,用巴恩斯、格林去硬扛格里芬、小乔丹,反正裁判现在盯着内线攻防时,响哨的频率要比以前降低了。
如此不停地独具匠心,自然给今年的首轮季后赛增加了很多机变。你来我往间,可能我限制不住你,同样你也防不住我的脚步,无意之间就让原本该是防守第一季后赛,多了不少观赏性。火箭与开拓者也好,快船与勇士也好,包括篮网打猛龙,甭管你常规赛喜欢进攻还是偏重防守,季后赛大战里几乎全成了拼进攻。这么打,他们爽了,电视台和赞助商同样跟着乐。
倒是还没拿到季后赛首轮这些“抢七”大战的收视率数据,而且坊间也有传言,在距离NBA万里之外的中国,最能吸引球迷、拉升收视率的几支球队,恰恰都不是“抢七”的主角,比如火箭,比如热火,更不必提连季后赛都没进的湖人。只是,这些“抢七”战引发的关注,笃定会超越他们平常状态下的受关注值,多看几眼,你说不定也就多喜欢了那些球队一分,哪怕是打得“难看”的灰熊。
谢谢这些“抢七”战吧。如果可以,第二轮、第三轮乃至总决赛,你们不妨接着“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