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 19:49
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杨华 选稿:余燕
原标题: 大公网:蔡振华酿中国足协和国际乒联双重悲剧
中国体育有两大怪——足球怎么也搞不好,乒球怎么也弄不坏;踢足球的人少,爱看的却多,打乒乓的人多,爱看的却少。中国足协主席和国际乒联主席是最奇葩的两个职务,前者怎么提振也提振不了国足,后者怎么遏制也遏制不了国乒。
占据国际乒联主席宝座15年之久的沙拉拉要卸任了,任期内他推行了“无遮挡发球”、“改大球”、“11分制”、“无机胶水”等多项改革措施,孰料费力不讨好、两边不是人。——中国认为沙拉拉改革是公然给国乒设置障碍;而由于改革没有起到缩小中外差距的效果,海外各大乒协也不买沙拉拉的帐。
沙拉拉的改革让刘国梁无所适从,被迫含恨挂拍,迄今刘仍耿耿于怀,怒批:“乒乓球说到底不是靠改和限制来发展的,希望新主席别学沙拉拉。”而前欧洲乒联主席博西、瑞典名宿瓦尔德内尔也对沙拉拉不尊重乒乓球规律的做法颇有微词。说起来,沙拉拉的管理水平与中国足协相仿,不懂足球的管足球,不懂乒乓球的管乒乓球,足球、乒球因此蒙难遭殃。
对于自己的功绩,沙拉拉不忘吹嘘一番,扬言通过他的推动普及,乒联有220个会员,与国际排联并列世界第一。但沙拉拉忘记说的是,很多人对其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甚至指控他幕后交易、挪用公款。
台湾作家杨照有个有趣的论断: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推挡之道”,所以乒乓球、羽毛球得心应手,而需要奔跑拼抢的足球、篮球,就玩不转了。道理有些歪,不过沙拉拉的确对中华文化一窍不通,如何处理乒乓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始终拿捏不好分寸。
网络流传最广的段子是上帝也拯救不了中国足球,但乒乓球这项运动是可以拯救的,需要一个能协调中国和世界乒球力量的智者,他要爱乒乓、懂乒乓,并且有充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那么,谁会比蔡振华更合适呢?蔡振华副局长身兼足协、乒协和羽协三个主席,并且也是亚洲乒联主席,他高呼“乒乓球就是我的生命”,他对这项事业的理解和热爱超乎常人想象。
蔡振华1996年起担任男乒主教练,积劳成疾导致腰间盘脱出压迫脊髓神经,存在瘫痪、腿瘸,失去性能力三大风险,但蔡在手术一个月后就回到教练岗位,躺在吊床上指挥训练,把三大可怕后果置之度外!而蔡振华的妻子黄胜,在得知蔡有可能丧失性功能后,更是大义凛然的说:“丧失就丧失!我也动手术开一刀,把我的性功能也丧失就完了!”这已不仅仅是对集体的爱,对国家的爱,更是对这项运动的执着、担当与无怨无悔。
乒乓球最大的危机不是中国一家独大,而是市场推广、技术交流、赛事包装、青少年培养停滞不前,沙拉拉扮演“反华分子”无助于问题解决,他应该学会利用强大的中国,来带动整个世界。沙拉拉贬低中国球员注定难融入国际主流文化,力捧德国的奥恰洛夫是“超级明星”,由此可以看出其思路的幼稚和言行的莽撞。
沙拉拉豪言要捍卫乒乓球世界第五运动的地位,这种自吹自擂的说法,只会给乒球“招黑”。外国乒乓球人口不低,但没有人将其看做一项轰轰烈烈的竞技,而是当成跳绳、跑跑步机、仰卧起坐之类的热身项目。乒乓球简单易操作,与网球是近亲,搞好了本应不乏趣味和观众,却因乒联不作为,耽搁了乒乓球打造品牌、打造偶像、打造商业链。
蔡振华有句名言,“如果有一天中国乒乓球不行了,那不是输在运动员身上,而是输在教练员上!”蔡总是从战略的眼光去看乒球,他一定也深知,乒乓球运动的问题,不是某个国家的过错,而是国际乒联领导的渎职!
只有蔡振华这样能够直接给国乒施加影响的传奇人物,才有可能促成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才有可能站在乒联大视野上,真正贯彻乒乓球“造星”和“养狼”计划。在唯金牌论的背景下,国乒当然不愿意拿出核心技术与外国分享,而蔡振华若掌乒联大权,将在最大限度上跨越中外乒球交流的藩篱,尽可能打破国乒圈养式封闭训练的壁垒。
在蔡振华的任期内,亚洲乒球整体是进步的,韩国队完成了新老交接,朝鲜队继续保持神秘,新加坡队一度凭借海外兵团抢走国乒的考比伦杯,日本乒球全面投入青少年建设,90后一代的人才厚度不逊国乒!可以想象,蔡振华如果角逐国际乒联主席,欧洲的复兴,拉美、非洲的提高都指日可待。但上级更希望蔡振华做足协主席,资历相对差一些的施之皓反倒进驻国际乒联管理层。
蔡振华身份的错位,铸就了中国足协和国际乒联的双重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