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客战升班马河南建业 徐根宝还要为历史还债吗

2014年4月5日 08:5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华 选稿:余燕

原标题: 徐根宝还要为历史还债吗

  性格教练徐根宝。 贾友 摄

  谢天,谢地,谢人。徐根宝的这句“名言”,牵出今晚中超第五轮上港集团队的对手河南建业。由于1997年甲B赛场的故事,一些不够理性的河南球迷对徐根宝耿耿于怀。这一次,徐根宝是否需要为历史还债?领跑积分榜的上港集团队,能用实力继续坐稳头把交椅吗?

  告别恩怨

  《谢天谢地,你终于要来了》,这是河南一家媒体赛前打出的标题,着重渲染两队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在徐根宝的自传《风雨六载》中,也提到了这段“谢天,谢地,谢人”的往事。

  1997年,徐根宝从申花转而执教甲B球队广州松日,喊出口号“不冲A,就不当主教练”。倒数第三轮,松日主场输给建业,痛失冲A主动权。不过,河南建业先是被有保级压力的浦东队逼平,最后一轮又没有拿下努力拼搏的豫园队。当时急红眼的建业队员在场上打招呼:“哥们儿,别拼了,我把比赛奖金都给你。”两支上海球队的奋力拼杀既捍卫了体育精神,也在客观上帮助松日实现了冲A。由此,徐根宝说出那句“三谢”名言。

  很多上海球迷早就忘记了这段陈年往事,但有些河南球迷依旧惦记着,他们认为河南足球因此被耽误了十年。不过,建业俱乐部总经理张卫军表示:“这场和上港队的比赛没必要上升到复仇的高度。一家有着长远目标的俱乐部,不应该斤斤计较于过去。通过这件事,建业队也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再回舞台

  对徐根宝来说,这次再回郑州有着别样的意义。过去20多年,徐根宝一直处于足坛的风口浪尖,时至今日仍活跃在联赛一线。在崇明岛十年磨剑后,年过七旬的徐根宝又率领一帮“90后”球员,在中超赛场上和刚杀回顶级联赛的建业狭路相逢。

  作为二年级生,上港集团队进步神速,掀起一股青春风暴。河南建业是一支老牌球队,从未更换过投资人,有过进入亚冠的亮点,也有过降级的尴尬。两队的比赛,是“抢逼围”和“防守反击”的直接对话。“上港队年轻又有朝气,队员之间也配合熟练,更为难得的是队员们并不缺少比赛的经验。”建业主帅唐尧东对徐根宝的球队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上港队的高位逼抢和中路渗透颇有些欧洲球队的味道。

  不过对这个加强版的“抢逼围”,唐尧东也并非毫无办法,毕竟没有哪支球队能保证90分钟内一直保持高强度的逼抢。赛前,他专门根据上港队前几场比赛,挑出了几个最危险的时间段,提醒队员们要时刻保持注意力。同时他也给出了球队的应对方法,保证每一次的进攻质量。至于外界所传的建业将以“铁桶阵”来应对“抢逼围”,唐尧东嗤之以鼻,提出建业不会一味死守,主场争胜将是球队的首要目标。

  携手共进

  其实,从资源互补的角度来看,河南和上海足球根本没必要制造剑拔弩张的氛围。同为中小型俱乐部,这两支球队其实可以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谋求携手共赢的局面。

  中国足球的版图上,河南算不上超级强省,但上海足球不会忘记河南,两家俱乐部一度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杜威和郜林都是郑州人,他们在申花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国脚于海是洛阳人,但他从上海中远队出道。同时,两家俱乐部曾结成良好关系,开启了球员交流的序幕。如今河南建业的主力门将周亚君、替补顾操都是申花的旧将,此前何滨、薛飞等也都是申花制造。两家俱乐部之间如此频繁的球员交流,在整个中超都属罕见。

  一名上海足球圈的人士坦言,“上海和河南的足球合作有着很好的先例,接下来完全可以继续携手共进。现在上海踢球的小孩子少,不少高大的后卫球员是从河南引进的。上海的优势是教练和平台资源,如果能做到优势互补,有啥不好呢?”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