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 08:26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余燕
原标题: “裸跑”敲响警钟
30日进行的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出现意外,一名25岁女选手在跑到18公里处昏倒,送医抢救无效去世。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马拉松比赛在国内风行,吸引了众多业余选手参与,但同时很多业余爱好者并没有做足功课和准备,“裸跑”现象突出,出现意外其实并不“意外”。
记者从本届马拉松赛组委会获悉,为防止意外发生,本次大赛共安排了7个医疗点、7台救护车、60多名医护人员、500多名医疗志愿者进行医疗保障。但意外还是发生了,而且当日比赛中出现身体不适的不止这位女选手。据了解,本次比赛共有13人被送入九龙医院就诊,目前有11人出院。
近年来,很多城市为展示风貌,乐于举办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3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整整翻了一倍。以江苏为例,除苏州外,扬州、无锡、镇江等地都有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赛事。
和赛事增多对应的,是“报名热”和“报名难”。一位马拉松爱好者说:“最火的北京、厦门马拉松,手一慢就报不上了。”2013年北京马拉松仅13个小时就“满员”。苏州赛事报名“满员”也只用了60多个小时,这一赛事最终吸引了2.2万人参加,比去年激增4000人。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实际上缺乏长跑锻炼基础,基本属于“裸跑”。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钱竞光教授说,“裸跑”危险性很大,很多人对自己身体机能情况完全不清楚,“长期不运动会造成各种身体问题,运动过量或者不科学同样会带来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马拉松赛事大多是网上报名,并不需要更多资历或能力证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人绝大多数是被朋友“怂恿”或者被“组织”来的,个人做了大量准备之后参加的凤毛麟角。有些选手还会在报名后锻炼一下,绝大多数都不会对此进行身体上的准备。也有部分赛事要求参赛者提供近期体检报告,以尽可能规避风险。
钱竞光认为,首先要养成平时锻炼尤其是科学锻炼的好习惯,其次要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万一在比赛中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终止比赛寻找医疗救助,“毕竟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是为了健康和快乐,如果出现问题那就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