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申花工体输球之夜集体静音 球员机场买书求安慰

2014年3月26日 08:16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李冰 选稿:刘亨

  沉寂,让人窒息的沉寂。

  工体地下一层,稍显昏黄的灯光下,一名绿地申花工作人员轻轻拉开休息室的大门,茫然四顾之后,一屁股坐在了门口的地面上,他的身后,刚刚输了球的球员,正闷声不响地换下满是汗水的球衣。没有人说话,甚至连呼吸的声音,似乎都被刻意地压低了,谁都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来别人的注目。事实上,连续第五个赛季在这块场地上输给对手之后,谁又能说出点什么来呢?
  当工体的轮廓在身后慢慢变得模糊起来的时候,大巴里的教练和队员依然没有人说话,尽管在0比2输球之后,他们最需要的重振士气,或者哪怕是一句“没关系”。

  3月24日,一个注定落寞的夜里,申花选择了进入“静音模式”。

  “不是不攻,而是攻不上去”

  66%对34%,20对7,这,就是京沪之战全场90分钟时间里,国安与绿地申花两队之间的控球比和射门次数。从开场到结束的全面被动,一边倒的数据和场面,让人不由得怀疑,这场比赛,还是曾经代表着中国职业联赛最高水准的“国家德比”吗?申花队真的想过要赢球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从绿地申花队调整后的首发名单之中,便不难看出。锋线上,哥伦比亚前锋路易斯取代哈蒂布首发,进攻能力更强的曹赟定,则顶替战怡麟,出现在了前卫的位置上,能攻善守的李文博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主力阵容当中。“至少在上半场开局阶段,我们在攻防两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也给前场送出了几次不错的传球,但是因为阵型收缩,等到被国安队两个边倒开之后,场面就开始失控了。坦率地讲,不是我们不想进攻,而是根本就攻不上去。”

  以往每次比赛结束之后,不管输赢,绿地申花教练组也好,队员自己也好,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复盘,总结出比赛当中的一些得失,但是这一次,即使回到酒店后到餐厅,很多人都选择一个人坐在那里闷声吃饭,这个时候,他们更希望能暂时“遗忘”这场比赛。

  因为腿伤,宋博轩没有进入国安队这场比赛的大名单,原本他想着当晚请几个申花队的朋友出去坐一坐,但最终还是决定算了:“输了球本来就没什么心情,再说这种情况下,又能说什么好呢?”

  “眼下处于求安慰的状态”

  虽然一个晚上没睡踏实过,但是跟以往一样,主教练沈祥福起得很早,无论比赛输赢,无论喜欢不喜欢,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上午9点30分,大巴启动离开酒店的那一刻,看着门口跟自己挥手再见的服务生,坐在车上的人,并没有什么回应。谁也不知道,明年再次做客北京时,他们是否还会住在这里,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因为输球,他们已经连着换了几家酒店,但结果却没有任何改变。

  拿好登机牌,过好安检,大多数球员都直接坐到了登机口旁边的座位上,有人还戴上了硕大的耳机,用音乐将自己跟旁边的世界“隔离”开来,尽管此时距离登机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以往如果赢球或者比赛打得不错的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到机场商店里买点东西给上海的家人或者朋友当礼物。不少专程从上海赶到北京为自己球队助威的球迷,跟球队乘坐的是同一个航班,自然不想错过这次跟球员“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签名的,照相的,教练和队员也相当配合。“就是觉得他们现在没什么心情,笑起来感觉挺僵的。”一边翻看着手机里刚刚拍好的跟高迪的合影,一位球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也正常,这个时候,谁的心情又能好得起来呢?”

  不远处的一家书店里,出现了几个申花队员的身影,最终有人买了一本《不抱怨的世界》。“还没细看,不知道具体讲什么的,就是冲着书的名字买的。”摆弄着手里的书,这名队员承认,自己眼下确实处于那种“求安慰”的状态之中:“输了球肯定感觉压抑,但是没办法,比赛是我们踢的,挨骂挨批都很正常,与其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还不如多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没事,不就是一场球嘛”

  爱极生恨,恨极又生爱,刚刚结束的北京之行,让绿地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对这句话的理解多了几分深刻。

  京沪之战开打前两个多小时,吴晓晖的身影,出现在了工体12号看台上面,那是体育场方面专设的客队球迷看台,这也是继上周五晚上与球迷代表座谈之后,又一次跟球迷坐在了一起。“看得出来,吴总对这支球队是非常上心的,看球的时候也非常投入,那种并肩战斗的感觉,让他跟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90分钟的时间里,看台上的300名申花球迷,一直在跟现场30000多名国安球迷抗衡着,尽管在工体的绿色海洋里,他们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微弱。虽然在最终输掉比赛之后,郁闷之中的部分球迷,再次喊出了听上去有些刺耳的口号,但是当所有队员来到看台下面,对着球迷鞠躬致谢的时候,所有人回报的,依然是热烈的掌声,和听上去有些悲壮的“加油!”。

  一直到登机广播发出了最后的催促,跟球队不是同一个航班的吴晓晖才站起身来,在那之前,他都跟沈祥福和周军坐在一起,聊着头天晚上的比赛。“技战术打法和用人上面,你们教练组才是专业的,我最多说说自己的想法,最终还是要你们来定,不要受什么影响。”或许是察觉到了笼罩在球队上空的那种凝重的气氛,吴晓晖的脸上自始至终都挂着微笑:“不要自己乱了阵脚就好。”

  看到吴晓晖后,徐亮上前跟他打了个招呼,连续两场比赛当中,先是因为自己的失误,被绿城队打进一球;前天晚上重回工体,一心想要好好表现的徐亮,却因为状态平平,下半场被提前换下,这也让他心里多少觉得有些愧疚。“没事的,徐亮,”拍了拍徐亮的肩膀,吴晓晖盯着他的眼睛来了一句:“不就是一场球嘛,下次打回来就是了。”

  “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输球之后的感觉,从2007年便以申花俱乐部董事身份经历了种种风雨的周军,自然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般来讲,如果今天输球了,恨不得明天就再来一场,因为除了赢球,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让你走出那种失落的感觉。就像打仗一样,今天你把我的这个山头给夺过去了,我心里想着的,就是到了晚上怎么给抢回来,根本不想等到第二天天亮,更不用说等上一个星期了。输球之后,等待的这一个星期时间里,其实每一天都是在煎熬。”

  不管对教练还是对球员,连续输给杭州绿城和北京国安,这种煎熬,无疑要翻上一倍,更何况,他们要在接下来短短几天时间里,除了要解决技战术方面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还要应对连败之后低落的士气。考虑到球队昨天下午才从北京返回上海,与河南建业队的下场比赛周六就要开打,绿地申花方面临时取消了本周的媒体开放日活动:“礼拜六的比赛,礼拜五还要到虹口踩场,留给球队进行技战术训练和调整的,其实只有周三和周四两天,时间上面确实比较紧。”

  而对已经被逼入了绝境的绿地申花而言,与河南建业队的这场比赛,除了赢球拿三分,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可以选择的了。“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昨天下午,谈到眼下的申花队时,一位上海足球圈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现在确实已经到了真正检验这支球队血性的时候了,希望他们能交出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