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 08:2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秦东颖 选稿:余燕
原标题: 不当“阿拉姆”
日前,英超赫尔城队要改名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俱乐部的埃及老板阿拉姆突发奇想,要把赫尔城队改名为赫尔虎队。此举激怒了赫尔城的球迷,阿拉姆放下狠话:不行就卖了球队,不再投一分钱。
敢把有着110年历史的队名改掉,阿拉姆认为自己几年来为球队投入了超过4700万英镑。他却忘了,球迷与球队之间风风雨雨几代人积淀的感情,岂能轻易抹去。
得知绿地足球俱乐部、球迷和媒体要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笔者第一反应是好事。尤其是对绿地和球迷来说,双方能够坐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
由于角度、立场、经历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如果只站在自己的位置看问题,肯定是片面的。尤其如今球迷的情绪犹如一列轰隆隆行驶的列车,如果不能有效疏导,而是一味阻挡压制,后果可能很危险。
从昨天的沟通会来看,绿地俱乐部表现出了主人应有的待客之道。会前,俱乐部董事长吴晓晖就热情地招呼几位球迷代表,“你们有些都来过康桥基地吧,这里是球队的家,也是球迷的家。”
整个交流过程中,球迷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作为俱乐部高层,吴晓晖也没有保留,把绿地接手的经过,包括俱乐部的苦衷和盘托出。
绿地不当“阿拉姆”,不会因为自己出了钱,就不顾球迷的感受。通过与球迷之间建立开诚布公的交流平台,俱乐部感受到球迷们的热情和忠诚,同时也向外界展现了自己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