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姚明回应提案是否由自己写:我说是 你信吗?

2014年3月7日 08:37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李秋萌 选稿:王静瑶

  谈运动员退役

  退役后需要“回炉”学习

  记者:如何看待运动员退役后的发展?

  姚明:退役的运动员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不同的路线去发展,总的来说,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涵盖的内容很广,不论是从事专业研究,社会经济,比如说英语等外语,学更多东西可以给你更多的路,退役运动员面临转型问题。从我们自身来说回炉学习文化、学习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本身也回到了大学进修。

  记者:您曾说,举国体制是造成运动员职业生涯短暂的原因之一,现在怎么看?

  姚明:写那篇文章的记者理解有偏差,运动员的生涯都比较短暂,NBA平均寿命只有2.7年,所以说体育生涯都很短,不同项目有所不同。仅就篮球来说,运动生涯比较短,我认为过去,中国在资源匮乏时为了拿更多金牌振奋人心,举国体制有它的时代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篮球职业都进行校园体育或者俱乐部、职业联赛的方式,如果我们还用这种很老的方式竞争的话,就是世锦赛和奥运会,如果已经发现短板的话,为什么不进行大胆改革呢?

  4

  □谈体育改革

  需简政放权进行分类改革

  记者:目前,我国竞技运动员的培训主要由国家来做,如何才能改善这样的局面?

  姚明:李克强总理昨天多次提到改革的问题,体育界也应该积极面对这个问题,中国在建国后的60年内体育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改变,就需要进行分类改革。

  体育这个词包括所有体育项目,比如去超市买菜,看到黄瓜、西红柿都可以叫蔬菜,但种植方法不同,体育项目也是这样,每种体育项目的运动规律和培养周期不同,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也不同。过去,国家在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取得了丰硕结果,当然有些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把这种经验照搬到足球、篮球等职业化的运动项目中来,因此我提出分类改革的概念。

  记者:挖掘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现在的瓶颈是什么?

  姚明:我一直没有离开体育事业,最大的瓶颈就是条条框框太多,就是总理报告中提到的要简政放权,哪怕超过40人的象棋比赛都要进行报批,非常繁琐的报批程序,便利性是非常缺乏的,使得现在举办比赛有一个非常高的门槛。

  5

  □谈搞活体育

  关键是进行机制上的改革

  记者:中国篮球,去年您提了关于篮球改革的提案,有网友建议您成为中国篮协主席,您怎么看?

  姚明:谁成为篮协的主席不是关键,关键是进行机制上的改革,篮协主席换了很多人,但没有实质上的进展,成立一个联盟公司是我们在力推的事情,但里边有很多的障碍,如果是职业化联赛的话,应该由市场和资金决定谁有话语权,又回到了简政放权的问题,李克强总理说过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相信它会做到一个最优的配置。

  记者:这两年,中国的三大球遇到了一些困难,您认为原因是什么?您会做哪些改变?

  姚明:三大球这样的大项是靠人口基数堆出来的,13亿人口,割去一半还剩6.5亿,如果这样(大的人口基数)水平还提不高的话,说明我们的机制确实有一些问题,如果要提高必须要从机制上改革,从顶端设计上来说,是职业联赛的改革,从人才堆积来说要体育学校的推进,这明显不在体育总局管理的范畴之内,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界限,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里边来。

  6

  □谈全民体质

  肥胖像雾霾一样影响国人

  记者:全民体质健康水平下滑有何建议?如何杜绝体育场馆的浪费?

  姚明:锻炼身体需要时间,但目前学生学业压力大,大家工作任务多,比如采访两会,哪有时间去运动,可以建立更多设施和更多场馆,但如果没有时间去锻炼是不可能提高全民体质的,因为体育是体验式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体育的问题。

  如果要我做这个事的话,我会先从学校做起,相应地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社团有更多时间可以自发组织比赛。

  公共设施确实不太足,大学都有体育馆,是不是可以向社会开放,但这又涉及到大学生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建立责权意识,大家都清楚后就可以进去进行体育锻炼,但我说的只是沧海一粟。

  记者:中国老百姓越来越胖,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姚明:我自己也没做多好,我感觉这某种程度上就像雾霾天气一样,当大家意识到肥胖带来的健康危害时,就一定会有决心去体育锻炼和活动,解决这个问题。但肥胖很多时候还没有被大家完全意识到,现在很多年轻人肥胖,但老一代人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物质基础,十年以后,肥胖也许会像雾霾那样,影响中国人。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