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申鑫无家可归被迫离市区 中国式主场变更如儿戏

2014年2月21日 09:10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选稿:刘亨

  2014新赛季就在眼前,上海三支球队中的申鑫队主场究竟放在哪里,一度成为了难题。最新的消息是,至少在今年夏天之前,申鑫队的主场将会离开市区,转移到金山足球场去。

  一家俱乐部,苦于没有自己的固定主场。就算是广州恒大[微博]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中超很多俱乐部引进外援、外教的力度和豪华程度,甚至直逼很多欧洲俱乐部。但仅仅主场这一件事,欧洲不少的球队,就足以让很多中超“豪门”无地自容。

  我去过很多世界著名球队的主场,也去过一些非著名球队的主场,著名的球场比如曼联[微博][微博]的主场老特拉福德,虽然外表看上去红砖堆砌的外表甚至有些陈旧,但仍然无法阻止这里成为一代代曼联球员、球迷的心灵家园、以及全世界曼联球迷朝圣的所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这里会比较安静,中心的草坪会得到格外精心的呵护,以确保比赛时能有最佳的状态。球迷在非比赛日前来老特拉福,即便没有比赛看,但却可以参观曼联的博物馆,参观球队的更衣室,还有曼联的两层楼的商店可以购买球衣和纪念品。

  也有一些并非豪门的球队主场 ,比如埃弗顿的主场古迪逊公园球场,以及曼城[微博][微博]此前的主场缅因路体育场,虽然球场年代久远,支撑雨棚的立柱还会挡住球迷看球的视线。但这些球场的颜色,却和球队的球衣相同,球场的每个角落,都会有和球队有关的文化的点滴细节映入你的眼帘,比如场边草坪下老球迷逝去后留下的自己的骨灰等等。

  视线从遥远的欧洲回到我们的身边,看看推行职业化已经20年的中超联赛,很多球队的主场经常更换,我们的球场大多数和俱乐部没有直接的归属关系,也就是说,承办俱乐部的中超联赛,也只是球场营收的一部分来源,仅此而已。也正因此,在没有比赛之外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的球场和球队是被割裂开的,有的变成了商场和大卖场,有的变成了高尔夫[微博]练习场,在没有比赛的时间你走进中超大多数球队的主场,不会感受到太多和球队有关的职业足球的特殊气氛。

  有些硬件条件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大多数中超球队的主场,都设置在有田径跑道的体育场里,这样的体育场原本就拉远了球迷的比赛的距离,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大多数俱乐部和主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简单的场地租用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怎么可能指望我们的虹口、天河变成老特拉福德或者伯纳乌那样的足球圣地?

  中国式的主场,并不是每个球队真正的家,更不是球迷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在球队名称几年一变、球队主场变更像儿戏的中国足球圈,哪还有俱乐部会花费血本去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永恒主场?对于各个体育场而言,举办一场演唱会得到的场租费比中超比赛多得多,况且每个体育场都有自己各种各样的任命和使命要去完成。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他们又有多少主观愿望,要去把承办中超联赛,当做是一件高于一切的大事呢?

  中国式的主场,不过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种种不彻底现象中的又一个体现。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