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 08:1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孙嘉晖 选稿:刘亨
“娜发布”果敢坚决
按照惯例,决赛前球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来为决赛“暖场”,二来满足全球媒体、球迷的热望与需求。
和连续6场赛后发布会不同,李娜的情绪不再复杂,也不会更多纠缠于某个问题,基本上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像极了她在场上打球,迅速、短促,高频率。不同的是,对面端坐的是一群希望挖掘她内心猛料的人而非对手。
事实上,李娜为即将到来的第三场澳网决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调试,赛前一天2练,上午练体能、晚上适应场地,因为她将在当地时间晚上7时30分左右登场,气温开始快速下降。
在经过十多个回合的“较量”后,李娜渐渐进入状态,按照卡洛斯的思路,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管成功与否,都要说出自己内心的秘密,这是李娜最大的改变。
“因为我在这里打得很不错,我真的希望赢得澳网冠军,不管怎么说,我总是盼望着回到澳网决赛。”李娜说。
李娜坦陈,开始阶段总是最难得,“因为我必须忘记过去20年的事情,头几天或者第一周总是难熬的,因为我还是会在分别新的老的上面费心思。”
这就是卡洛斯对李娜的“改造”过程,对于一位30岁的老将来说,改变已经成型的技术动作,是何等艰难。但李娜作出了尝试,从去年温网开始,发球、上网等多项新技术的改进,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李娜。
“小个子”有大能量
在本届澳网前,没有多少人关注25岁的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当然,她1.59米的身高,是当今WTA的一个标杆,虽然不是很突出的那种醒目,但她正在用一场革命式的旋风席卷WTA,让所有人记住这个小个子。
当人们津津乐道李娜的签运好到家,晋级决赛居然没有碰到一位TOP20选手时,齐布尔科娃苦笑过后却很自豪,因为她是名符其实的“大黑马”。
她一口气淘汰3号种子莎拉波娃、横扫5号种子A·拉德万斯卡,让尖叫声一次次响彻墨尔本公园。毫无疑问,本届澳网过后,齐布尔科娃将拥有一大群粉丝,特别是那些小个子、被人嘲笑不能打好网球的人。
对于这位女单TOP100球员中的“小个子”,李娜并不愿挑明了说她的身高(1.59米)不足,而是强调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我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节奏走,更重要的是看自己打得怎样。”
有趣的是,记者拿“事不过三”试探李娜,这是她第三次打澳网决赛。“在中国,幸运数字是6和8,所以这次我也不知道3是否代表幸运,但我会尽力让自己成为幸运儿。”李娜说,“如果我输了,我会继续打下去,直到6和8出现。”
如果拿下第七场比赛,李娜的奖金将翻番,达到265万澳元(约合1396万人民币),另外还有2000个世界排名积分入账,下个月她将有望超越阿扎伦卡,上升到NO.2的位置。
中国队战况
郑洁孙子玥无缘决赛
中国女网后继无人形势严峻
本届澳网,李娜、郑洁分别打进女单决赛和混双4强,令人振奋;当然,还有江苏小将孙子玥,虽然最终止步青少年组半决赛,但仍追平了周奕妙和唐好辰之前创造的中国小将大满贯青少年组最佳战绩,表现可圈可点。
青少年组比赛从第二周开打,中国队男兵女将多人出战,但首轮即大半出局,整体实力不济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广东小将徐诗霖连续2年参赛,作为赛会5号种子,她不敌克罗地亚姑娘费特无缘16强。
孙子玥是唯一闯进16强的中国队小将。之后她在半决赛遭遇4号种子、俄罗斯选手库力克科娃,后者已是连续两年杀进澳网青少年组4强,经验老到。孙子玥最终以4比6和5比7败下阵来。
李娜的战绩辉煌,映衬出中国网球青少年水平的迟滞,中国女网后继无人的形势愈发严峻。
今天,同样止步4强的还有郑洁。她在混双半决赛中,与搭档利普斯基组合以0比2不敌法国和加拿大组合穆拉德诺维奇/内斯特,无缘混双决赛。
本届澳网,郑洁女单、女双和混双三线出击,结果战绩最好的女双爆冷止步首轮,女单则连克强敌杀进第3轮。女子比赛结束后,郑洁才开始混双比赛。用她的话说,不图奖金多少,重点在于和男选手搭档,丰富一下自己的技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