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 07:39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甘慧 选稿:刘亨
十余年前,申花是中国球员心目中的圣殿,大家以披上申花战袍为荣;然而十年后的今天,申花被某些媒体形容为超级市场,这些年从申花出走的球员,组一个在中超排中上游的强队绝对绰绰有余。
其实,在现在中超的版图上,上海并不缺少球队。申花、东亚、申鑫,3支球队占据了中超五分之一的江山,只是这光有数量还不够,3支球队的成绩显然是无法让人满意的。
资深足球评论员周文渊和央视著名主持人刘建宏在多年前就一直关注上海足球,对于上海足球目前的境况,他们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对于上海足球的未来,每个人开出的药方不尽相同,但有一个观点几乎是一致的,上海足球需要重新崛起,上海需要豪门球队。
问题一:对于上海足球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为什么?
从“沪连争霸”到上海两雄相争,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足球一直处在全国领先的位置。曲圣卿、张玉宁、肖战波、李玮锋、杨光……凭借强大的吸引力和雄厚的财力,上海足球几乎吸纳了全国最优秀的足球人才。
1995年,即职业联赛第二年,上海申花就在徐根宝的率领下夺得了甲A联赛冠军。在夺得冠军的同时,申花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对上海足球乃至中国足球有着深远影响的明星球员。中国足球圆梦世界杯的那支国家队里,范志毅、祁宏等上海籍球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家免不了怀念过去的人与事。著名足球评论员周文渊就认为95年的那支申花是最具内涵,最有激情的球队。“徐根宝所倡导的‘抢逼围’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性、突破性的,而且那个时代的申花还培养出了范志毅、申思、祁宏、谢晖等一大批队员,比赛也踢得荡气回肠。”著名主持人、足球评论员刘建宏也对95年的申花记忆犹新,“对上海足球印象最深刻的记忆肯定就是95年的申花了。范志毅是真正意义上的球星,他也是首位拿到亚洲足球先生的中国球员,是在亚洲足球舞台上得到认可的。球队还培养出了申思、祁宏、谢晖等一批队员,这批队员对当时的中国足球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