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已成巴西日常活动 民众盼望桑巴早点被淘汰
2014年7月2日 09: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办大赛为巴西发展助力
如果反对派相信政府的话,那么他们就要相信巴西借助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连环舞台将在国际社会中迈入新的一页,所有为世界杯让步的阵痛只是暂时的。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两年内连续举办这两大国际盛会,在申办成功的时候,那被民众视为前总统卢拉的成功,现在罗塞夫也不会认为自己在为前任擦屁股,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巴西需要在工业、贸易、旅游业上更上一层楼,他们有资源,有潜力,好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世界杯和奥运会被视为其中一股东风。
巴西出口和投资促进会主席毛里西奥·博尔赫斯在里约热内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杯期间有来自104个国家的企业家被邀请来巴西洽谈合作。“2013年的联合会杯期间我们促成了30亿美元的出口和投资,世界杯期间可以翻一番,达到60亿美元。”博尔赫斯说。当局预计,因举办世界杯而直接产生的眼前经济效益将超过300亿巴币,听起来似乎太过乐观。
官方强调更多的还是场馆、交通、安保将回馈于民。场馆建设费用一半来自场馆所在州府和市府财政支出以及私人老板募捐,另一半来自国家银行融资。比如萨尔瓦多的新水源球场,当地人也确实正在展望这种好处。法国对阵瑞士的比赛中,一位巴伊亚俱乐部球迷告诉记者:“这个城市有70%的球迷都会很高兴看到球场变得漂亮了,这可是我们周末联赛必须要来的主场。只有另外那30%的维多利亚队球迷会发牢骚,会眼红。”
来自FIFA的世界杯的安全顾问安德烈·罗德里格斯解释了19亿巴币的安保支出:“一个基本前提是,公众安全方面的投资必须用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资产将继续使用,如新建的城市指挥和控制中心、移动派出所、直升机拍摄系统,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方面的经验,各个部门的合作经验,都将在世界杯后植入巴西人的生活当中。”
最有利于拉选票的是宣扬创造了多少工作岗位。预计2014年世界杯为巴西新产生约100万个工作岗位,70万个是长期的,20万个是暂时的,其中5万人直接进入旅游业。如果70万个长期岗位属实,那它占罗塞夫执政4年内创造的就业岗位的15%。
在南都记者走访的几座城市里,确实有不少人是因为世界杯而得到了一份新工作,不过大部分是临时工。亚马逊竞技场最后一场世界杯比赛结束后,记者在球场负二层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在排队领装着钱的信封,从200巴币到500巴币不等,反正他们为期两周的工作结束了。
世界杯只是借口
很多人在分享世界杯。旅游业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在迎来营业额高峰。一个会说英语的委内瑞拉人能在亚马孙河边的旅馆里找到管家的工作,一个巴西人如果做不到,怪政府没有给自己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机会,也只是钻牛角尖,因为委内瑞拉的教育情况更糟糕。
很多巴西人在想办法抓住世界杯的机会赚钱,因为一个月内60万的游客量是巨大的。一则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游客在25岁到34岁之间,且男性三五成群的组合较多,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一家人出行的则大多来自拉美各国,这些人的消费力属于中下等,但反而能够让范围更广的巴西民众受益,因为他们不会把消费集中在高端项目上。
一个里约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在这个月的营业额目标是2万巴币(约合56000人民币),科帕卡巴纳沙滩边一个沙雕老人能赚1万巴币(约合28000人民币),萨尔瓦多一个家庭旅馆,世界杯之前把7个房间扩充到11个,一个月内基本预定满了,营业额超过20万巴币。
在马瑙斯,葆拉一家人挤到一起住,把母亲平时住的房子作为家庭旅馆出租,一天租金1000巴币(约合2800人民币),这个月可以挣3万巴币(约合84000人民币)———3万对一个家庭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葆拉是幼儿园老师,丈夫是律师,这家人算是中产阶级。葆拉的丈夫说:“抗议的声音里,一部分是媒体的噱头罢了。巴西的舆论越来越开放,而且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所以各种声音都会存在。”
在世界杯门票的分配上,组委会尽可能让民众受益,每一场比赛都有三分之一的球票专供比赛城市所在州的本地人购买。有一半的球票供巴西人购买,另一半才轮到全世界球迷抢购。另外,土著居民和接受社会资助的贫穷学生,总共能拿到5万张门票,这在世界杯史上是第一次。12个主办城市的901所公立学校,通过抽签随机选定学生,幸运的孩子可以拿到两张票,在一位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去现场看球。当然,在死硬反对派看来,这些举措被认为只是压低群众反对声音的手段之一。
不管怎么样,世界杯并不能简单地被称为政客的世界杯,这是一个巨大的国家排场,一个全民派对,它更像一个借口被放到了薄弱的医疗和教育基础的对立面。不拿世界杯做文章,拿什么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