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7日 08:01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胡敏娟 选稿:刘亨
“异种”上位必然会给2014世界杯秩序带来强烈冲击……
博彩公司眼中的夺魁最大热门、东道主巴西队仅排名第11,荷兰、意大利、英格兰、法国、葡萄牙等强队均非种子队。相反,诸如乌拉圭、哥伦比亚、瑞士、比利时四支传统意义上的非豪门却占据了种子球队的半壁江山,其中哥伦比亚队和比利时队甚至没能打入2006年和2010年世界杯赛,如今居然与巴西、西班牙等豪门平起平坐……本届世界杯种子队中的屌丝队数量成为近五届以来最多的一次,如此远超预期的对比,让球迷惊呼“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其实在上次的南非世界杯抽签前,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德国世界杯亚军法国队和欧洲劲旅葡萄牙队就因为排名问题未能入选种子队,反而沦为了第四档球队。而之前并不被看好的英格兰和荷兰队则成功跻身种子球队。在2002年世界杯以前,国际足联在确定种子队时主要是参照国家队过去3年的排名情况。自2002和2006两届世界杯来,国际足联确定种子队的规则又发生变化:由单纯参考过去3年的排名变为根据各国家队世界杯成绩和世界排名综合决定。2010世界杯的分档规则再次发生变化。国际足联官方消息称,此次分档原则是主要依据各国家队在世界杯前一年10月份的世界排名情况。
国际足联的再三变化,造就了最郁闷的强队荷兰队。2002年世界杯荷兰爆冷未能进入决赛圈,结果该队尽管在2004、2005年世界排名都位列前三,却仍无缘2006年世界杯种子队,以至荷兰足协主席愤怒抨击种子划分原则;2010年荷兰队夺得世界杯亚军,不料新规则不再计算世界杯成绩,而且荷兰队本来排在第8,但由于参加洲际附加赛的乌拉圭队主场0比0打平约旦队后,以总比分5比0晋级,搭上世界杯末班车。荷兰再次无缘种子队,这次换了荷兰足协主管奥斯特芬大骂国际足联,“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2006年世界杯赛冠军意大利未能成为第一档种子队是自食苦果,他们为小组赛最后一场2比2战平亚美尼亚队付出沉重代价,排名从9月第四跌至10月第九。
两大疑问
确定种子队 为何按10月的排名而不是11月的排名?
国际足联按照世界杯前一年10月而不是离得更近的11月排名来确定种子球队也引起了一些非议。11月有多场焦点世预赛的附加赛,国家排名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变动,比如在欧洲区附加赛双杀瑞典队的葡萄牙队就在11月上升9名,升至第5位。瑞士队和比利时队则跌出前7,但这不会影响他们种子队的身份。
国际足联对此的解释是,之所以拒绝以11月份的排名为依据,是因为担心会对一些已经出线的球队产生不公正。在11月份,许多球队参加了附加赛,而其他一些球队还在参加友谊赛,这样一来会在无形中增加参赛球队他们的积分。因此为了公平起见,国际足联采取截至10月份的做法。
“异种”为何积分如此高?
瑞士和哥伦比亚两队排名高的原因是积分高。瑞士和哥伦比亚在过去一年内除正式比赛外,还有多场热身赛。两队对手绝大多数是欧洲球队或者南美球队,他们赢多负少,瑞士还在热身赛中1比0击败巴西队。在积分榜中,欧足联和南美足联系数属于“不打折”类型,让两队刷了不少分,自然世界排名就上去了。平心而论,瑞士队此次预选赛以不败成绩小组出线,得益于他们的小组赛对手实力较弱,如今还成为第一档种子队,的确福星高照,国际足联主席瑞士人布拉特一定乐坏了。
至于比利时队,由于最近两年涌现出大批出色的年轻球员,让比利时队实力已经今非昔比,最近两年比赛成绩突出。他们能进入第一档,乃实力的真实写照。新贵上位成为种子球队,也必然会给世界杯传统秩序带来强烈的冲击。
规则解释
国际足联释疑排名规则
多打比赛不一定占便宜 即使输球也可能有积分
由于这几年的规则混乱,国际足联定的种子球队一直为人们诟病。但国际足联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说:“我知道这些排名有时看起来非常难以理解,特别考虑到一些水平和标准,有些球队比其他球队踢了更多的友谊赛。”他具体解释道,巴西队的排名较后是因为他们以东道主的身份自动入围决赛圈,自然不用踢占分比例更高的预选赛。
多打比赛的球队并不比少打比赛的球队占优
另外,按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好像国家队只要多打比赛、多赢球,累计的积分肯定就会高,在国际足联的排名中也就会占到“便宜”。但这恰恰是错误的。国际足联在制定的“FIFA/Coca-Cola World Ranking”规则第五款第1条中就明确写道:“多打国际比赛的球队并不比少打比赛的球队占优,只有有限的比赛才会被计算在内。”而这“有限的比赛”其实就只有5场比赛,这也是为什么国际足联每年制定5个时间为“国家队比赛日”的原因。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支国家队一年里打了14场国际比赛。在计算国际足联排名时,国际足联会从这14场比赛中选择成绩最好的5场比赛来计算其累计积分(X分);然后,国际足联还会计算其14场比赛的累计积分(Y分)。之后,將这两个分数相加(X+Y)后再除以2,得出的平均分数才是该队在这一年里最终的得分。
排定各队名次时,有着相当复杂的计算公式
国际足联在排定各个国家队的名次时,有着相当复杂的计算公式,并非想象中的只要赢球就有不少积分。计算每场的比赛的得分,先看两队当时的排名,排名越靠后的球队赢了排名越靠前的球队,积分也越多,即使排名靠后的球队输球也有一定的分数,此外,进球越多也得分越多,前提是不能超越取胜时所获得的分数。
M是比赛所得分:胜3平1负0,通过点球大战获胜的球队得2分,负者1分。
I是比赛级别:友谊赛(包括小型赛事)系数为1;世界杯预赛或洲际预赛系数为2.5;洲际决赛赛事和联合会杯系数为3;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为4。
T是对手实力的系数:(200-对手排名)/100,如果对手排名低于150位,直接用0.5作为系数。
C是各大洲的系数:欧洲和南美洲球队系数1.0、亚洲和非洲球队系数0.86、中北美及加勒比球队系数0.88、大洋洲球队系数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