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19: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叶锋 仇逸 选稿:王静瑶
“如果把椅子举过头顶,对方就有可能把刀具刺进你胸口或腹部”、“你可以用椅子挡住身体前部,对方握住椅脚时,你顺手把椅子给他,然后自己赶紧跑”……台上,是公安局的警官在详细讲解、示范;台下,则是济济一堂的医生护士,专注倾听。
这是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一场名为《医患纠纷与冲突的现场应对》的讲座现场。当日,医院邀请上海宝山公安分局的教官,为职工培训面对暴力侵害如何自卫。
10月25日浙江温岭发生患者杀医事件,让医患纠纷再度成为社会焦点。公安部近日发文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侵害医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如何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是近段时间各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近期,上海一些医院加强了医护人员关于危机应对、自我保护方面的培训和学习。除华山医院外,5日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工会在医院开设的文化系列讲座上请来了跆拳道专业讲师,为医护人员传授《防身意识与防身技巧》的课程。据了解,中山医院的文化系列讲座每月举行一次,已连续举办多年。此外,东方医院、金山医院等也就如何化解医患矛盾举行辩论会、座谈会等。
“教官告诉我们,面对威胁怎样防护自己,怎样不要激惹对方,怎样评估对方的行为,如果对方如果赤手空拳我该如何应对,如果他持刀我需要如何防护等等。”华山医院5日听取讲座的一位女医生告诉记者。她还建议,医院的护士台应该像银行一样装一个报警器。
“我们对此感到理解,但感觉还是有点不是滋味。”对医院这种防范病人的“危机应对课”,经常到医院看病的上海退休工人戴如兰说:“给我看病的医生一直以来态度就挺好的。如果医生和病人关系搞得这么紧张,今后谁来给我们看病?”
一家医院的执行院长告诉记者,以前医院很重视相关法律知识普及、医疗纠纷的处理、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现在看来关于人身安全的培训也很有必要。他说:“医院这样做是被逼无奈,是吸取多次血的教训之后的被动自保。”
多位业内人士还认为,在化解医患矛盾的问题上,针对“暴力伤医”进行自我防卫、依法打击都还是治标之举。正如一些媒体在评论中所说,很多欠了账的改革让医生成为替罪羊,成为被伤害与被指责的对象。“遏制暴力伤医、化解医患矛盾的治本之策,就是要加大投入、理顺体制机制,还改革的‘欠账’。”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有着30多年医生经历的庄婵娟说。
“政府财政给我们医院一年的投入只有2000多万元,支付一年日常运营开支都远远不够。医护人员的奖金很大程度上需要医院自己想办法。医生把病人看成收入来源,病人则认为医生唯利是图,这样的医患关系怎么好得了?”上述执行院长说。
一些专家指出,发生医疗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对抗代替对话,在社会深刻变革、人们诉求日益多元的当下,只有寻求到医患沟通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