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08:02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刁勇 选稿:奚亮
篮协愤怒:
“都输给中华台北队了!还不练?”
体测到底该不该继续存在?很多队员抱怨说:上岗证不好拿。也有人说,球员够不够水平,俱乐部自己衡量,篮协这么做其实是越俎代庖。
对此,篮管中心训科部主任宫鲁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训练做得好不好,出来遛遛就知道。一看就知道你这队伍的训练管理在这一年中是不是像样。现在三大球不管是训练、管理、教育都存在问题,尤其是男篮。你去NBA,进队对于运动员都有体检。脂肪多的先减脂肪,能力不够就练习能力。但现在我们的俱乐部有吗?都没有这些。中国篮协不能看着俱乐部往下滑,中国篮协有责任帮助俱乐部来做监督工作,相信更多俱乐部的投资人也好,管理人员也好,肯定会支持的。让大家都努力提高,现在的人先提高一些,后面的人再去提高,接着一批一批地去提高,我们从底层到二层,从二层到三层。”
很多俱乐部领导质疑:球队需要不同的人才,但为何测试标准只有一个?对此,宫鲁鸣这样回答,“我们就单说投篮。亚锦赛中国男篮都输给中华台北队了,到了这样的地步,难道还不应该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吗?当然,投篮我们也看到了优秀的队员。比如说福建的陈林坚24投21中,还有像段江鹏这样的投篮技术,未来如果全国有四五十个这样的队员,比赛一定就更精彩了。我们看NBA之所以觉得精彩,就是机会到他们那里能把握,现在我们进球的都是外援,都不是我们自己的队员,所以我们希望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队员现在肯定有难度,但是希望他们去适应坚持去超越,超越自己就是中国篮球的超越。”
补测关门:
史上最严体测另有玄机
为了让大部分球员能够通过测试,篮协在成都就开始了补测。
补测的时间主要是集中在中午和晚上,但是篮协对记者的采访严格限制了开门和关门时间,其他的时间一律不允许记者观看。对此,篮协官员的解释为:“可能是因为气温等原因造成了成绩不理想,上午有很多球员早上7点半就起床了,所以整个上午没什么手感。以后我们会考虑将投篮测试的时间改在下午,这样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手感。”
实际上,相同的情况在中国足球早就出现过了。每一年,中国足球的体测都会难倒一大片球员,但是却几乎没有人因为体能测试不过关而无法参加比赛。2006年首次体测时,谢亚龙亲自督阵,裁判执法非常严格,使得通过率很低,整个体测有100多人落马。但由于大面积的体测不过关影响到球队进行技战术训练,足协不得不临时增加补测。补测时,由于没有媒体监督进行得非常宽松,一共有90多人在补测中过关。
关于这场看不懂的体测,一位圈内人士话外有话地说:“你们媒体有点儿多虑了,最终肯定不会出现球员大面积不过关的情况,担心有球队整体不过关而缺席CBA联赛更是杞人忧天。以篮协的智慧,一切危机都会在补测中化解的。球队也不必抱怨这样的体测很折腾,大家把这场体能测试当成是特殊的体能训练不就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