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07:5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郝羿 选稿:奚亮

清洁工在打扫马拉松比赛后的垃圾
导读:昨天上午,2013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跑,虽然天气微凉,但仍阻挡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三万多名选手的参赛热情。然而,比赛后留下的一地垃圾,以及部分选手随地小便现象,也引来诸多吐槽。在指责参赛者“素质”之外,也有人把矛头指向了组织方,认为组织者没有准备足够的临时厕所。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状况并不仅仅存在于此次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国内外的马拉松比赛上,垃圾和如厕问题也一直存在。
现象一
开场垃圾遍地
清洁工称不新鲜
昨天早上8点,比赛开始的枪声一响,等在天安门广场的三万多名参赛选手便浩浩荡荡地向着终点出发,与此同时,也留下了一地的“纪念”:塑料袋、空水瓶、易拉罐……甚至还有被丢弃的衣裤和一次性拖鞋。
“周围看不到一个垃圾桶,仅有的几个都早被塞满了。如果走几步就能看到垃圾桶,我想应该比现在好很多吧。”不少选手认为,组织方垃圾桶设置过少,是造成候场区垃圾遍地的重要原因。
在天安门广场的候场区内,参赛选手们甫一出发,等在一边的20多名环卫工人便开始了清扫工作。“差不多已经清扫了一吨左右的垃圾,全部清完的话,估计还要几十分钟。”现场一位正在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表示,由于每年马拉松比赛后都会出现垃圾遍地的现象,所以他们早有准备,会尽快将广场清扫干净。
现象二
纸杯随地乱扔
饮水点成垃圾点
昨天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中,关于选手“素质”的“证据”还有赛道上满地的一次性纸杯。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马拉松赛沿途按照惯例设置了多个饮水点,无论是参加正赛的选手还是业余选手都可以选择在饮水点补充水分。因此在饮水点附近的赛道上,被丢弃的一次性纸杯比较集中。不过这些垃圾很快就被环卫工人和现场志愿者清理完毕。
“我们做完赛场维护以后就在这边帮忙清理。”一位志愿者表示,由于参赛选手数量庞大,组委会在赛前已预料到会产生大量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