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朱炯:中国足球不够纯碎 很多人不敢说真话

2013年9月24日 10:32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嵇玲 选稿:余燕

  3有原则

  宁肯牺牲成绩,也要端正风气

  在外人看来,朱炯是一个特别自信的人。“从小到大,像我这样的身体条件,从事这样一项比较激烈的运动,我没有优势,只有不服输的劲头。支撑我走到现在的原动力,就是对足球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劲头。”

  而在朱炯看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除了需要有先进的足球理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一支球队30个人,18个人进大名单,11个主力,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能树立正气,一碗水端平。在一些小问题上不平等的做法,最后肯定会引起更大的争议。”朱炯虽然在三十几岁就当上了主教练,但年轻并没有阻止他成为“铁腕教练”,“我不是个固执的人,只要你有道理,能够说服我,我是很愿意接受的。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我不会妥协。”

  朱炯举了申鑫外援乔尼的例子,“去年联赛还有两轮,保级最关键的时候,训练中间,乔尼有个恶意飞铲,还是朝着一名很年轻的球员。我当时就跟俱乐部说,这样的队员不能用,哪怕掉级了,也不用他。因为一支球队需要正常的秩序,其中的意义远大于一时的成绩。后来,乔尼求了我三天,希望原谅他,在全体队员的要求下,最终才让他上场。”

  4有个性

  表达真实想法,不怕混不下去

  能够在洋帅林立的中超联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能力,不得不说,朱炯强势的个性也帮了他。当然,在这样一个满是人情世故的圈子里,个性有时候也是一把双刃剑。

  2012赛季的中超联赛,中能主场对阵申鑫,双方多名球员发生冲突,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朱炯一言未发 ,随后却在博客上“声援”肇事的队员。

  有没有想过作为一名主教练,这样的言语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非议?朱炯笑了。“我不是特指这件事情。只能说,在中国足球的环境下,真正敢于表达真实想法的人不多。中国足球不够纯粹,掺杂其中的因素太多太多,很多人不敢说真话,不敢树立正气,不敢还原足球的本质。”朱炯说,“我不敢说自己有性格,但我还是希望能尽可能地说真话,说心里话。很多时候,我也知道人情世故,你还要在这个圈子做下去,但我想,如果足球不能让人纯粹地喜欢,那留在圈子里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朱炯也是国内教练中为数不多坚持写微博的人,他说,更多的是为了留给自己一份记忆。朱炯的微博头像,曾经是他的偶像穆里尼奥。“即使像他那样成功的教练,也会面临很多很多问题,复杂的局面,需要去做决定,做取舍。他无所畏惧,不向任何人低头,但他也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修正自己。所以,希望用他做头像,来激励我,提醒我。”朱炯说,直到从申鑫下课后,他才把头像换成了自己的照片,“可以放松一下了。”

  5

  土帅空间较小,不比任何人差

  “下课”后的朱炯,还是会经常去看申鑫的比赛,对于其他中超球队的比赛,他也依旧关注,“从6岁开始踢球,后来当教练,到现在40岁,对足球还是有热情的。”已经休息了两个月的朱炯,并没有忙着找下家,“这段时间主要是休息,儿子长到9岁了,都是他妈妈一手拉扯大的,我给他的太少了,这段时间也是尽尽义务。”

  目前,土帅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洋帅挤占了很多,“本土教练从能力和经验上来说,确实没有太多让人信服的东西,只能通过不断学习进步,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然,国内的俱乐部对洋帅和土帅的待遇和评价也确实存在双重标准,在薪资上,对洋帅比土帅更慷慨,但对成绩的要求刚好相反,对土帅要比对洋帅苛刻。”朱炯说,他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担心,但在选择时,会更加慎重。“阿里·肖给也给过我一些建议。他说,在面对一份合同时,要对俱乐部的投入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出一个准确的预期。”

  朱炯说,他并不反对俱乐部对教练的执教成绩有要求,但不会为了去找一份工作,或者找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而轻率选择。“俱乐部的目标不同,想要立竿见影取得成绩的,自然就需要大的投入。而对于年轻的球队来说,想要未来有长远的发展,就需要给主教练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俱乐部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像真正的职业俱乐部一样去创造一些东西,带来一些职业的要求。”

  在有些人看来,朱炯的执教风格过于理想化,“其实,这当中有一些误解。在执教申鑫的4年多时间里,俱乐部对成绩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要求,这段时间更重要的任务是固定打法,让球队成形,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不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足球哲学。如果是在一个对成绩有明确要求的俱乐部执教,我想我的成绩不会比任何人差。我不会为了实现所谓自己的足球理想,而去牺牲成绩。”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