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14:12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周圆 选稿:余燕
2、“美猫”王仪涵:我是坚强的上海姑娘
穿上旗袍裙,梳上复古的发型,坐在老式留声机旁边,王仪涵浑身散发出一股上海女孩的典雅与淡然。
面对镜头,王仪涵挺直了腰板,嘴角始终带着似有若无的微笑,可拍摄一结束,她马上松懈了下来:“这样太累了,要坐得笔直,还得笑不露齿,我根本不是这样的!”的确,生活中的王仪涵大大咧咧,或许是一个最不像上海人的上海姑娘,其中最不像的,就是她的坚强和韧性。
2002年,王仪涵接到了上海队的集训通知,她欣喜若狂,因为当时在她心里进入上海队就是最高梦想。提起这段往事,王仪涵毫不掩饰自己当时的“傻”:“体校老师找我的时候,我才知道羽毛球还有专业的;进了体校我才知道还有上海队。在进上海队之前,我都不知道羽毛球还有国家队,还有世界冠军。”
进入上海队后,王仪涵训练更加刻苦,很快,同龄的队友被她甩在了身后。她开始找比自己年龄大的队员较量,可大队员都不愿和她打,并不是因为她水平太差,而是一到场上,她总会不知疲倦地奔跑,竭尽全力地去打每一个球。几次下来,大队员们都很奇怪:“你怎么那么拼啊,你就那么喜欢羽毛球啊?”她一脸天真地说:“是蛮喜欢的啊!”大队员们只能笑笑:“你以后肯定是世界冠军啊!”
2003年,王仪涵被选入国家二队集训。当时,王仪涵的身高已经长到了1.74米,但体重只有60公斤,缺乏力量是她最致命的弱点。练习卧推的时候,别人都是40公斤起,她拿着25公斤的杠铃还颤颤巍巍的。
为了尽快加强力量,倔强的王仪涵不断给自己加量,到北京没一个星期,她的大腿就因为反应太大,不得不接受针灸治疗,这“待遇”对于大多数运动员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为了加强下肢力量,教练经常让王仪涵加练蛙跳、“鸭子走”,可那段时间由于运动量太大,王仪涵的脚底起了水泡,一走“鸭子走”就钻心的疼,有时甚至疼得掉下眼泪。教练发现她走得太慢,问她怎么了,她侧过脸抹干眼泪,喊了声“没事”又马上全情投入训练。三个星期后,王仪涵已经可以和其他队员抗衡了。那次集训只留4个人,王仪涵成为其中之一。
2004年中国公开赛,王仪涵第一次站到了国际比赛的舞台。在广州,初出茅庐的她战胜了名将皮红艳,制造了那届比赛的一大冷门。之后的几年,她便踏上了一条坦途,荣誉柜里的金牌奖杯越来越多,世界第一的位置也被她牢牢占据。2010年,王仪涵一举拿下了五个超级赛和两个大奖赛的冠军,成为当年中国羽毛球队的“冠军王”。
3、“酷猫”王仪涵:我只走自己的路
换上洁白的衬衣,扎上帅气的领结,套上笔挺的西装,修长的身材,清秀的脸庞,再配上孤傲冷酷的表情,王仪涵呈现的是帅气凌人。
王仪涵的性格有些奇怪。按理说,二十几岁的姑娘们聚在一块,花边八卦自然不可少,可每次国家队的队员们聚在一起天南海北侃大山的时候,王仪涵总是在一旁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从不参与。她说:“和我没关系的事情,我从不关心,我宁愿不知道。和我有关的事情,我就会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不受别人的影响。”
尤杯失利的阴影困扰了王仪涵大半年,虽然身边的教练、朋友经常开导她,但是她始终不能释怀,别人说什么,她根本听不进去。
2011年,王仪涵在年初的马来西亚公开赛上夺得亚军,紧接着又在韩国超级赛勇夺金牌,这两站比赛让王仪涵找回了自信。“那次低谷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很庆幸,我挺过来了。”王仪涵复苏了,在当年的世锦赛上,她演绎了现实版的王者归来。在决赛中,她轻取中华台北的郑韶婕,拿下最后一分后,她大叫着蹲下,狠狠地拍了两下地板。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长时间的郁闷随着眼泪夺眶而出,她高调宣布:我回来了!
时间来到2012年5月的武汉,又一次尤伯杯决赛。赛前,王仪涵主动请战。决赛开始后,出任中国队第一单打的王仪涵迎战韩国的成池铉。开局,王仪涵一直处于下风,很快丢掉第一局,第二局她又以16比20落后。此时,成池铉发了一个后场高远球,球冲着底线方向落下,就当所有人等着王仪涵回球的时候,已经做好击球准备的她突然收起了动作,看着球落下。全场观众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好在司线员的手势告诉大家:出界!
赛后,教练和队友都对她提出了质疑:“那么关键的时候,一旦判断错了,结果就无法挽救,这种球即使出界你都该接啊,你怎么敢放呢?”王仪涵只是淡淡地说:“我就觉得那球出界了,为什么还要接呢?”那场比赛,王仪涵完成了可以载入尤伯杯史册的惊天逆转,为中国队重夺尤杯立下汗马功劳。
携世锦赛冠军和重夺尤伯杯的气势,王仪涵来到了伦敦奥运会女单决赛的赛场,隔网而对的是队友李雪芮。外界普遍认为,无论是经验还是状态,王仪涵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可令人意外的是,“黑马”李雪芮硬是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笑到了最后。
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王仪涵认为就是各种各样的“转折点”:到国家二队集训时,是踏着及格线入选的;中国公开赛意外击败皮红艳;2006年亚锦赛首轮出局;2009年首夺全英赛冠军;世界排名第一;尤伯杯意外失利……在大起大落中前行,对于王仪涵来说,既是一种折磨,更是一笔财富,一笔让她更加成熟的财富。
错失奥运金牌,王仪涵的失望不言而喻,但她并没有像2010年尤伯杯失利后那样一蹶不振。她有过伤心,有过后悔,也曾偷偷落泪,但擦干眼泪后,她并没有再一次消沉。她说,经历了很多,自己也成熟了很多,对于胜负,也逐渐能够用平常心去对待了。
“曾经我怕自己会因为这样的想法而失去前进的动力,但是没有,我会给自己压力,促使自己继续前进。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我,不允许自己放慢脚步!”说这段话的时候,王仪涵脸上没有笑容,有的是无比自信的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