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11:07
来源:现代快报 选稿:余燕
原标题: 丁俊晖8岁曾“一杆入袋” 经常被同学打小报告
8岁 丁俊晖“一杆入袋”
1987年4月1日中午,丁俊晖出生在宜兴的一户普通人家里。第一次接触台球时,丁俊晖只有8岁,正上小学一年级。
一天下午放学后,丁俊晖路过他家楼下小卖部时,看见了一张很奇怪的桌子,说奇怪是因为好好的桌子上竟然有几个大洞,而且还铺着地毯,桌子上放着几个五颜六色的球。很久没玩过玻璃球的丁俊晖一时兴起,踮起脚摸到一个球就像玩玻璃球一样用力一抛,飞快滚动的球撞到了其它的球,结果其中一个被撞到的球竟然滚进了洞里。就这样,丁俊晖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一杆入袋”。
自从丁俊晖迷上打台球后,父母发现他回家都很晚,于是到学校去找他,结果在路上就看到他在打台球。当时父母以为小孩子只是玩玩而已,时间一长也就腻了,没想到丁俊晖越来越迷恋台球,简直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1997年起,已经小有名气的丁俊晖在父亲的陪同下开始参加国内的一些赛事。从江苏宜兴到上海再到广东,如此奔波使得这个经济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丁俊晖得到的第一笔奖金是1000元,那是他10岁时在南京拿到的一个斯诺克比赛冠军,不过当时丁文钧看出打斯诺克也会有前途。当他以男人之间的谈话方式问儿子:“你喜欢打台球吗?”“喜欢!”丁俊晖干脆的回答让丁文钧坚定了要培养儿子打台球的决心。于是,丁文钧倾家荡产,举家搬到了广东,因为这里靠近香港,打球的氛围好。
15岁“丁旋风”开始刮起
1998年,丁俊晖父子刚搬到广东时,每人每顿吃的是2元钱的快餐,这段时间是最艰苦的日子,但是这对父子从未放弃。此时的丁俊晖小学还未毕业,到广东后学习了几年,2001年,丁俊晖初一还未读完时,就彻底辍学了,因为他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台球训练和比赛。
刚到广东时,丁文钧一家长期住在一间环境较差的工人宿舍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虽然丁文钧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对丁俊晖的教育丝毫不含糊,他教育儿子从小要有正义感,要勤奋节约,先做好人,再打好球。艰苦环境中长大的丁俊晖从小就很刻苦,不服输。
很快,丁俊晖开始夺得不少国内冠军,奖金大多只有几千元,有时夺冠获得的奖金刚够得上父子俩往返的旅费。由于丁俊晖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中夺冠,东莞一家化妆品公司每月付给他3000元的赞助,而且作为东英台球城的当家小生,小丁每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再加上偶尔比赛的一些奖金,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但由于对台球的痴迷,有时即使亏本丁俊晖也要参加比赛,13岁那年,丁俊晖看到妈妈为了被卖掉的房子偷偷抹泪时,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用球杆挣回一个家!就在这一年,年仅13岁的丁俊晖参加了亚洲邀请赛,并获得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得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同年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得斯诺克单打冠军。2002年成了丁俊晖的丰收年,令人炫目的“丁旋风”开始在世界台球舞台上刮起。
2003年8月,欧亚大师对抗赛香港站和泰国站比赛中丁俊晖两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5年丁俊晖打进温布利大师赛八强;2005年4月,丁俊晖在国际台联排名赛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和亨德利等名将,夺得冠军;2005年12月,丁俊晖获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冠军,改写了27年来斯诺克英国锦标赛冠军被英国和爱尔兰选手垄断的历史;2006年8月,丁俊晖决赛击败台球场上的传奇人物“火箭”奥沙利文,夺得北爱尔兰杯赛冠军;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丁俊晖再接再厉,囊括斯诺克团体、双人赛、个人赛三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