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10:52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选稿:王静瑶
小冰块暗藏大学问
与辽宁决战至加时赛下半场,上海队小伙子们的体能状况,着实惊呆了各界小伙伴。“已经临近120分钟了,上海队还在反击,他们居然还在反击!?那个2号还能往返、甚至倒钩解围!”当地的赛事解说员叹道。
人们口中的2号是球队队长之一杨世元,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小豆”,因为身形的关系,自从在鞍山开始足球之路开始,启蒙教练就对其冠以如此外号,加之两腮略鼓的样子萌态十足,“小豆”这一叫就是十多年:“小时候踢球时的基本功烂到不行,去东亚那会儿12岁左右,还不会长传,平时看见颠球心里就特烦,因为老怕颠不好。”
基础不好可以练,体能以及拼搏意志却并非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体能教练曹晓东在这个朝鲜族男孩身上,看到了可造之处:“一个他,还有一个我们的左边后卫张卫,是中国足坛体能最好的球员之一,记住,我说的是全中国范围内!”效力陕西人和时期,曹晓东便曾辅佐过成耀东,在后者拾起青少年教鞭后,他自然义无反顾投奔上海。用戴春华的话来说,曹晓东属于国内“学者型”兼顾实践能力的少壮派。
两年的乙级联赛中,每逢客场比赛,抵达赛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询问下榻酒店是否有足够的冰块,可用以训练比赛之后恢复的冰疗。小小的冰块,却蕴藏着大学问。“队员们在经过大运动量、高强度的对抗之后,肌肉会产生微创或轻微拉伤,这个时候再遇到高温热量容易加重肌肉负担,疲劳以及受伤也变得更容易,而用冰疗的作用恰好相反;同样的,冰疗还可以刺激人的神经系统,能促进和帮助队员们拥有更好的睡眠,本身睡眠也是很好的恢复方法;再者,冰疗能促进队员们的血液循环,因此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恢复手段之一。”体能教练曹晓东介绍。
体能狂人上海制造
每次冰疗,上海队的用冰量都在10公斤左右,至少在中超范围内,类似大面积冰疗手段鲜有雷同。“以前我在申花时,也曾看到过老外队医安排队员们冰疗,但基本上都是小范围内,比如有伤病的一些队员,但像晓东这样每场比赛结束之后如此大范围安排队员冰疗,还真的没见过。”戴春华说。
决战沈阳期间,驻地每天会为每支球队提供一定用量的冰块,然而相比其他球队,上海队所需用量足足多出三倍不止,这让东道主方面一度颇为不解,甚至还为此一度拒绝了上海队方面的要求,“很多球队都在伤后康复上下足功夫,而我们注重的是预防和即时恢复。”
出门在外,找个合适的冰疗器械也成了麻烦事,在洪庙时,队里专门采购了若干婴儿游泳池作为指定冰疗地,而去客场打比赛,卫生间的浴缸就成了冰桶安置处,最初大家都对类似恢复手段相当诧异,久而久之,尝到甜头的队员们开始自觉于训练比赛结束后,往冰里钻:“这是我们日常训练的一部分。”有趣的是,有一次沪上一家中超俱乐部部分队员于赛后前往浴室桑拿放松,而其中来自全运队的队员却“放弃享受”转而独自一脚扎进冰块中,同一个空间上演现实版“冰火两重天”。
全运会足球比赛包括预赛在内共15场,上海队的杨世元和张卫一场不落,且场场全勤90分钟(决赛打满120分钟),足见两人体能储备之强。“这场打辽宁,说实话是真不累,比赛越往后,我们的优势就越明显。”杨世元说。
张一让人想起小贝
接任上海全运队,成耀东要做的,除了捏合队员,自然还有自己背后的教练团队。这是一个论名气并非家喻户晓,但着实各怀所长的团队。
除贾春华和曹晓东外,还有历经三届全运的张志刚,他和前东亚队医王淮海组成了不折不扣的“金牌搭档”。对阵浙江队的半决赛中,门将董佳林发挥出色扑出一粒点球,让师傅“贾勾”眉开眼笑:“小董这届比赛真是太出色了,我比他还要开心!”鲜为人知的一段故事是,就在两年前初入东亚之际,曾有一名本土核心攻击手私下叹道“小董未来可塑性有限”,却没想他在两年之后成为上海队的一员福将。
宁波人张一,因为对阵浙江一役中连续罚丢两粒点球,让不少人记住了他,可这并不能掩盖其整届比赛的出色。“这小子一定有出息!”前国奥队长、全运队助理教练黄翌说,“我们去英格兰拉练对阵曼联梯队,他一个人进了两球,一个是任意球,另一个是在中场靠右侧的吊射。”赛后,在场观战的曼联官员曾坦言,这个球员让他们想起了当年的大卫-贝克汉姆[微博]。黄翌一直说,教练成耀东是自己的师傅,而生活中则是大哥:“非要评价的话,那就只能是‘最优秀’了。”而大家都说,“大黄”是最能和队员打成一片的“中年人”。
眼下,包括李圣龙、林创益等都已回归东亚,而其他队员则有幸享受两周假期,就在不久前一次东亚训练课上,老大哥们对李浩文(决赛进球者)的力量训练叹为观止:“我们队单腿深蹲最多也就80到100公斤,他居然能做到140公斤,真有点天生神力的感觉。”除队员之外,教练组团队也将暂时解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包括成耀东在内的这群人,未来将不会远离上海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