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日 07:29
来源:体坛周报 选稿:刘亨
一场比赛,三个点球,补时长达10多分钟……正是裁委会的一意孤行,起用泰国查亚执法上海申花与武汉卓尔焦点战,导致争议判罚频出,引发场上乱象。权威人士建议,应该问责裁委会,使裁判委派真正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从第21轮开始,裁委会突然之间恢复了过去与其他业务部门“会商”裁判员委派的制度,每轮将裁判员的委派情况通报给几大业务部门,听取他们权威的意见和建议。本轮中超,裁委会也的确把裁判员的委派情况提前给了三大业务部门。大家意见比较集中的是上海申花与武汉卓尔的比赛,拟委派的泰国裁判查亚,由于在执法北京国安与大连阿尔滨的比赛时,出现过重大错判,不应该继续起用。
为了表明对这场比赛裁判员执法的重视,其余业务部门还用书面的形式,对查亚执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该场比赛虽然是一场焦点之战,但是可以起用能力较强的本土裁判执法,没有必要起用外籍裁判。裁委会没有听取其他业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坚持起用了泰国的裁判查亚。就像是武汉卓尔与北京国安的那场比赛一样,查亚的严重错判,导致武汉卓尔“情绪暴动”。
其实,就在裁委会拟委派查亚执法上海申花与武汉卓尔的比赛之前,中国足协内部对于查亚执法北京国安与大连阿尔滨的比赛已经了定论:大连阿尔滨球员赵和靖侧后方放铲没有拿到球的格隆,按照规则应该出示红牌,而不是黄牌;当时赵和靖放铲格隆的位置明显在禁区之外,查亚和助理裁判都应该看得清楚,他却判了点球。以上两点,属于严重误判。相关专业人士建议,中国足协无权处罚外籍裁判员,这种情况下,要么让查亚返回泰国,不能再执法中超;要么让查亚去执法一场中甲,然后返回泰国。
遗憾的是,裁委会没有听取建议。而其他业务部门的意见与其他裁判专业人士的建议一致。即便如此,裁委会依然一意孤行,实在匪夷所思。裁委会的人可能认为查亚属于国际级裁判,执法中超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泰国联赛与中超有差距,加之查亚自身的业务确实不够过硬,裁委会应当停止使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裁委会起用查亚,还是“每轮中超必须起用至少两名外籍裁判执法”种下的恶果。因为不敢承担责任,不管外籍裁判的情况如何,裁委会都机械地执行着这条本就不合规律的规定。按照最初的计划,中国足协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卡塔尔四国达成了协议,聘请他们的裁判到中国执法。但是,8月底至9月初,要么因为联赛时间冲突,要么因为有的国家足协希望提高裁判员的酬金,要么因为像澳大利亚这样跨年度的联赛刚开始,根本无法派裁判到中国执法,中国足协只好询问其他国家的足协。结果,泰国答应派两名国际级裁判到中超执法,因此才有了查亚的出现。而裁委会无视查亚在国安与阿尔滨比赛中的严重错判行为,才有了“卓尔疑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