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 08:4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洁芸 选稿:余燕
原标题: 放下身段,亲近百姓
![]() |
题图为开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 邵剑平 摄
没有绚烂的烟火,没有炫目的声光电舞美效果,没有精彩的文艺表演,没有任何明星大腕,取而代之的是广播操、健身操、太极拳等全民健身项目的展示,这样“朴素”的全运会开幕式,会好看吗?
没想到,记者在现场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沈阳师范大学的孙贺是千人展示广播操的领队老师,他说:“这样的开幕式回到了体育的本质,而且能让我们亲身参与。原来,全运会也可以是普通老百姓的节日。”
“全民健身,共享全运”,是本届全运会的宗旨。全运会的开幕式,第一次把群众体育从幕后推到台前,把老百姓从看台请到了舞台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融合,在开幕式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原来“高高在上”的全运会,第一次放下“身段”,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
参加8月31日开幕式的所有3920名演职人员,都是在校大学生和普通民众,没有一名专业演员,全运会开幕式的舞台留给了普通老百姓。
首先亮相的是队列操,展现的是强身健体、凝聚力量的群体演练项目。紧接着的是太极和武术运动,这两项公园里处处可见的健身运动,普及广、习练者多,表演者将太极扇、太极球、武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动静相宜、刚柔并济。之后展示的第九套广播体操,是街头巷尾最普通的健身方式,唤起了在场每一名观众熟悉亲切的记忆。最后一个展示项目是各种健身操,健美操、拉拉操、搏击操、竞技操各具特色,是当今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健身项目……整个开幕式,没有高科技的包装,朴实的元素却最能体现体育的本质,也最能激发观众的共鸣。
开幕式最关键的点火环节,同样被交给了普通老百姓来完成。3名辽宁籍的社会先进人物——学雷锋标兵郭明义、神十航天员张晓光和“蛟龙号”深潜英雄刘开周手持火炬,将火种交给12名普通的少年儿童,寓意中国体育的未来属于普通老百姓和孩子们。
接近尾声,罗微、罗雪娟、冼东妹等12名奥运冠军引领着排舞、篮球操、双球操、柔力球操等群众体育健身队伍进入场内,和普通市民一起跳绳、跳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今年的全运会是我国专业体育领域的一次检阅,更是爱好体育、热爱健康的普通百姓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