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5日 07: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杜锐 选稿:刘亨
潍坊杯上的国青队不是一支货真价实的国青队,这是一个看似荒谬却在中国足坛真实存在着的现实。全运会、中超、留洋,一道道枷锁紧紧锁着国字号球队的脖子,无人可用的主教练们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国足1比5惨败给泰国队后,中国足协在总结时曾让全体国脚牢记,任何一场国际比赛,自己都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国家荣誉。可惜多少年来只擅长于头疼医 头、脚疼医脚的中国足协仅仅提醒了国足,却忘了国青和其他国字号球队,似乎这些队输球丢人便跟国家荣誉毫无干系了。于是,阵容严重不整的国青队在潍坊杯里 输给缅甸,仅获第八名,球迷们就不需要太看重了,因为这次比赛只是一次重在练兵的小比赛。
最近3年,各级国字号球队成绩持续滑坡,底线 不断被刷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足协的国字号管理机构运转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平日轻视国字号球队建设、疏于国字号球队管理成为一种常态,等到 大赛来临时,管理者们再想要球队踢出好成绩时,身子骨孱弱的球队哪里还比得出好成绩。
作为国家足球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国足协真正的工作 重心究竟应该在哪里?答案没有任何争议,那就是国字号。全世界任何一家足协无不将国字号球队的管理和建设当做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但可笑的是,在某种利益的 驱使下,我们的足协却将管理好职业联赛当做自己的头等大事。该管的不管,该放权的不放权,这就是中国足球的悲哀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