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08:04
来源:《贵州都市报》 选稿:余燕
原标题: 专家:增重不等于影响成绩 游泳不必"谈脂色变"
从之前陈若琳的体重超标,到现在的叶诗文赛后坦言胖了10斤,屈居第四的成绩,我们不禁会问,体重对运动员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南京体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的孙飚教授以及南京体院游泳系沈克主任,剖析了运动员体重增加是否会影响成绩这个问题。
增重=影响成绩?专家给出否定答案
这个回答是否定的。“增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长肌肉,一种是长脂肪(既我们所说的“肥肉”)。长脂肪会增加运动员的负担,就像在水中背了个背包一样,运动起来肯定会有负担”,孙教授首先给我们科普了“增重”这个概念。“从出生开始到十七八岁都是正常人体的发育期,但在十一二岁到十六七岁会进入一个发育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无论是身高、体重(肌肉、脂肪)都会增长较快。那么这样一种增长就有利于运动员的自身身体素质发展,但过了高峰期之后的体重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利的,通常脂肪增长较多而肌肉力量又跟不上。”而对运动员来说力量又是至关重要的。
“增长力量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另一种是通过增加肌肉体积增加力量。”但是这种方法有其弊端,举个例子来说,举重运动员通过第二种方法增加了力量,但本身的体重也增加了,因此进入更高公斤级别的比赛,而相应的肌肉力量在该级别中又处于了劣势。当记者谈及长了10斤的叶诗文,孙教授建议还是要通过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来增加力量。
跳水VS游泳大不同不要”谈脂色变”
“虽然都是体重增长,但是跳水受影响较大,”南京体院游泳系沈克主任说道,“对跳水运动员来说,与游泳运动员注重增重对肌肉力量的影响不同,运动员的体重直接影响空中的转体翻腾,只有身轻如燕,在空中的翻转才能做得更加精准优美。而像姚明那样的,肯定跳不来。”
脂肪作为人体重要的能量物质,为人体提供热能,维持体温,参与代谢活动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对游泳运动员来说,增重也可能同时意味着能量供应的增多,肌肉力量的增强,在水中更快更强的发挥,我们不能走入“谈脂色变”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