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世锦赛规则解读:参赛名单是如何产生的
2009年8月9日 21:05
来源:《羽毛球》杂志 作者:郑三粮 选稿:刘亨
为什么一开始有报道说谢杏芳无缘世锦赛而最后却是朱琳落选?为什么中国男单选手只有3人参赛?而总体排名情况不如男单的男双却报满了4对?世锦赛的参赛名单为什么不断变化?
要解释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世锦赛规程的相关规定。
根据世界羽联官方网站在2009年1月最新公布的世锦赛规程规定,世锦赛每个项目各设64个位置,因此参赛的总运动员人数最多为512名。在运动员符合资格的条件下,每个会员协会在每个项目中,最多可报4名(对)运动员。这是关于参赛资格的最基本的规定,在参赛资格产生的实际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留意:
三个时间段
世锦赛参赛资格的确定,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确认,只有最后一个时间段产生的名单才是最终的参赛名单。
第一个时间段:2009年4月30日至5月14日
4月30日是本届世锦赛确定运动员参赛资格的世界排名公布日,该日公布的世界排名是确定运动员是否具有资格参赛的依据,因此也叫“资格日期”,这个“资格日期”是由世界羽联在每届世锦赛前至少一年确定公布的。所有的参赛运动员都必须以该日公布的世界排名作为相关的资格依据。世界羽联据此将符合资格要求的运动员名单进行公布,并要求各会员协会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内对各自具有资格参赛的运动员是否报名参赛给予确认,确认截止日期为2009年5月14日。主办国(印度)要在5月6日决定是否使用外卡,世界羽联则在5月8日决定是否使用外卡。
第二个时间段:2009年5月18日至25日
5月18日,世界羽联将视有资格参赛而未被协会确认报名的运动员情况,将其他在排名内符合相关条件的运动员补列为有资格的运动员,然后再将这份名单发给各会员协会,同时要求各会员协会在5月25日前,对该名单上有资格参赛的运动员是否报名参赛进行确认。
第三时间段:2009年6月1日至6月22日
6月1日,世界羽联将根据运动员确认报名的情况,再将其他在排名内符合相关条件的运动员补列为有资格的运动员,然后再将这份名单发给各会员协会,同时要求各会员协会在6月22日前,对该名单上具有资格参赛的运动员是否报名参赛进行确认,22日为确认报名的最终截止日期。在这个时间段被各协会确认参赛的运动员,就是最后参加世锦赛的正式参赛运动员。
在前两个时间段被确认参赛的运动员并不一定就是最终参加世锦赛的运动员,就如中国队的女单项目一样,在第二个时间段被中国队确认参赛的是卢兰、朱琳、王琳和王仪涵,很多人都认为当时世界排名第四的谢杏芳不会参加世锦赛了。但在最后一个时间段,也就是6月22日被最终确认的名单里,中国队出征世锦赛的名单变成了卢兰、谢杏芳、王琳和王仪涵。
四个排名档次
世界羽联根据“资格日期”公布的各个单项的排名,依据规程关于资格和名额的规定,按排名高低的顺序列出各个项目共64个(对)具备参赛资格的运动员名单,然后由各会员协会再对符合条件的运动员进行确认或调整,再确定最终报名参赛的运动员名单。具体的操作程序是按以下四个世界排名档次逐一确定参赛资格直至各个单项的64个位置数填满:
第一档:排名前八的运动员(对)
各单项排名前八的运动员(对)可以直接获得世锦赛的参赛资格,但如果一个会员协会在某单项中有多名运动员排名世界前八,那么在该项目中这个协会最多也只能报4名(对)选手参赛。例如在今年4月30日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中国选手在女单项目中有五人进入前八,分别是排名第三的卢兰、第四的谢杏芳、第六的朱琳、第七的王琳和第八的王仪涵,因此按规程规定她们中将有一人无缘世锦赛。
第二档:排名9-24名的运动员(对)
在排名前八的运动员参赛资格、人数确定后,各项目的参赛运动员将再从这一排名档次的运动员中补足。但如果一个会员协会在一个单项中有多名选手排名在9-24名,则这个协会在该项目中最多只能报三名(对)选手参赛。
第三档:排名25-150名的运动员(对)
在前面两个排名档次的运动员资格确定后,各单项的64个位置数的其余名额就从排名第25-150的运动员(对)中补足。如果一个会员协会在一个单项中有多名选手排名在25-150名,这个协会在该项目中最多只能报两名(对)选手参赛。
第四档:排名150名及以下的运动员(对)
如果在前面三个档次的排名中,有资格的运动员都被依次考虑后,各单项的64个位置数还没有满足,而一个会员协会在某单项的运动员(对)数又没有超过4人(对),那么排名在第9以及以后的运动员则有资格补足差额,但该协会在该项目的运动员总人(对)数不得超出4个(对)。排名在150名以下的运动员(对)也依此条款具有报名资格。
下面就来举例说明如何理解以上规定。
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男单项目中国队只有3名选手参赛。从6月22日最后的报名截止日期公布的运动员名单可以看出,规程规定的各个单项的64个位置数只有男单满足了,其他项目则都不满64个。中国男单选手在“资格日期”公布的排名中,只有2人排在前八,排名9-24只有1个,虽然在排名25-150名中还有8个,但由于各个会员协会符合参赛资格的运动员都没有不参赛的情况,因此,按前面提到的四个排名档次,依据各个协会的选手资格情况依次排下来,64个位置已经满足,因此中国男单选手排名在25名之后的也就没有资格报名参赛了。
接着再来说一下为什么男双项目中国队能报4对选手。在第一个时间段公布的具有资格参赛的男双运动员名单中,中国队只有排名第7的蔡赟/傅海峰和排名第37的郭振东/谢中博具有资格。虽然中国选手还有多个配对在25-150排名中,但按第三个档次排名的规定,中国队只能派出2对选手参赛,所以只有蔡赟/傅海峰以及在25-150排名中最靠前的郭振东/谢中博取得参赛资格。而在第二个时间段公布的经各会员协会确认的名单中,不少运动员的确认栏里面显示的是“NO”,郭振东/谢中博的也同样是“NO”,以致原来的64个席位出现了空缺,因此,在不超出4对运动员参赛的情况下,相关的会员协会就可以根据第四档次的排名规定,选出符合条件的参赛选手来填补空缺。所以,在这份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队的柴飚/刘小龙成为具有资格且被确认参赛的运动员。名单上同时显示具有资格参赛的中国队运动员还增加了一对排名在第81位的孙君杰/徐晨,留待中国队确认。在第三个时间段公布的最终报名参赛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双的总参赛对数只有52对,因此,中国队也就得以按第四档的排名相关规定报上4对选手。
两个特殊规定
除了按照上面所说的条件,世锦赛参赛资格还可以依据两个特殊规定产生,一个是洲际代表的规定,一个是外卡使用的规定
按照世锦赛的规程规定,在每个单项中,世界羽联5个洲联合会应至少各有一名(对)运动员。该名(对)运动员的排名应是在“资格日期”的排名中相应最高的运动员,并且将其计入相应协会的报名参赛运动员的总人数内。如果洲联合会没有运动员进入“资格日期”的世界羽联某单项排名,则代表该洲参赛的选手应是“资格日期”前最近结束的该洲锦标赛的该单项冠军。这就是洲际代表的规定。
对外卡的使用,规程规定主办国协会有权在各个项目中提名一名(对)本协会或其他协会的外卡参赛运动员。如果是提名其他协会的运动员(对),则该名(对)运动员必须有世界排名,如提名本协会的运动员,则无需世界排名。世界羽联在各个项目中亦有权提名一名(对)外卡运动员。该外卡运动员由世界羽联赛事委员会任命的种子委员会负责挑选。
要特别注意的是,获得外卡提名的运动员将计入相关协会的相应项目的报名总人数,也就是说连同外卡提名运动员在内,一个协会在各单项中的报名总人数还是不得超过4名(对)。但对于外卡的使用,规程并没有规定要强制执行,世界羽联和主办国协会都可以自行决定是用还是不用,或者是用一个项目还是所有项目。从世界羽联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得知,世界羽联在今年的世锦赛里就决定不提名外卡运动员报名参赛。
作者简介:
郑三粮,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英语副教授,羽毛球亚洲A级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