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半步,勒夫就能创造历史,可惜这半步对于德国主帅来说却是咫尺天涯。一路跌跌撞撞杀入决赛的德国没能延续此前的好运,终于在历史面前倒在了西班牙的脚下。当然,对于第一次率领球队角逐世界大赛的勒夫来说,他的这一次经历无疑是成功的,只可惜并没能完美收官。
决赛前,勒夫曾神秘地表示“德国已经具备了胜利者的头脑”,看上去似乎已经想好了对西班牙的策略。事实上在比赛一开始,我们也能看出德国在战术布置上的调整。进攻中,德国主攻善于助攻但防守略显松散的拉莫斯一侧,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多次从这里完成传中;防守时,德国特别强调了在前场就展开逼抢,不给西班牙人在中后场从容倒脚寻找进攻机会的空间。克洛泽在开场后不久就抢断了拉莫斯的传球,几乎完成致命一击。由此可见,勒夫在赛前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
但与赛前准备相比,勒夫在场上局势发生变化后的调整却显得有失水准。拉姆在上半场
的失误属于意外情况,但落后的德国需要改变场上的局面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勒夫却并没能立即在战术上作出调整,让德国浪费了不少时间。中场休息时用扬森换下拉姆本来是个疑问笔,但后来证实这是因为拉姆受伤所致,属于无奈换人。此后勒夫的两次换人意图非常明显,两名身高在1.90米左右的高大中锋出场就是为了对西班牙的低矮防线进行高空轰炸,但令人看不懂的是库兰伊和戈麦斯出场后德国却并没有特别加强高球进攻,而是坚持把球控制在脚下,试图用地面配合撕开西班牙的防线。换人的目的与球场上的战术意图完全背离,令人无法理解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究竟是勒夫的布置不明确,还是球员没有坚决执行教练的安排?
总之结果已经摆在那里,由于德国不肯在空中输送炮弹,在脚下技术上他们又远不如西班牙人细腻,以至于库兰伊和戈麦斯两人出场后几乎完全消失,库兰伊好歹还有3脚传球,戈麦斯则连触球的机会都没有。无论如何,勒夫的这两次换人都是失败的。
事实上,就整届欧洲杯来说,勒夫的战术和用人几乎一直都在变。小组赛,德国踢的是442,但效果不好,勉强从小组赛中出线。而进入淘汰赛后,德国队就改打4231(据说这还是巴拉克的建议),并弃用了此前表现不佳的戈麦斯,结果德国连过葡萄牙和土耳其两关,杀进决赛。特别是对葡萄牙一战,德国坚决从上三路寻找突破口,堪称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整体上,勒夫在本届欧洲杯上的指挥也是功过参半,从小组赛时制定的战术失败,到淘汰赛中的适时调整;从被裁判罚上看台,到对“小猪”施魏因斯泰格的激励;可以说勒夫是在一次次的起伏中把德国带进决赛的。这其中固然有勒夫的努力,同样也有运气的眷顾;反映在用兵上,勒夫也无疑更善用出“奇兵”,出奇制胜是德国成功的法宝。
相较之下,西班牙主帅阿拉贡内斯的用兵则是堂堂正正。比利亚受伤之前,西班牙首发11人绝对确定;比利亚受伤后阿拉贡内斯的调整也完全合乎常理,决赛中的三次换人也是中规中矩;而斗牛士的战术打法也从不改变:控制皮球,快速反击。可以说阿拉贡内斯的用兵毫无新意,但也绝无破绽。应该说,阿拉贡内斯最大的功劳是为这支西班牙制定了一个切实有效的发展方向,而非他的用兵。但就是这样一支西班牙,却令人信服地站在了欧洲之巅。
当然,勒夫与阿拉贡内斯在用兵上有如许差别,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两人手中的牌并不一样。如果比利亚不受伤,西班牙的替补席上将坐着法布雷加斯和阿隆索这样放在其他任何球队都是绝对主力的超级球星;而勒夫只能在扬森、奥东科和库兰伊这样的二流球星中做取舍,若是只按常理出牌与对手拉开阵势,这样的德国断无取胜之理。因此勒夫只能殚精竭虑,兵行诡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于结果如何,这种所谓的歪门邪道当然要看运气。
因此从整体上看,勒夫在本届欧洲杯上无疑是成功的。虽然输掉了决赛,但以眼下这支德国队的实力,这已经是伟大的成就,何况第一次参加大赛就杀进决赛,勒夫的这个履历已经可以与舍恩、贝肯鲍尔、福格茨和沃勒尔这样的前辈并列。就如勒夫在赛后说的:“我们没必要灰心丧气,能站到决赛场就已经非比寻常,我要向小伙子们祝贺!”至于德国队的未来。“未来两年内我们要巩固球队现有的优势,同时弥补球队存在的缺陷,总之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完美的德国队!”勒夫自信地说,也许到那时,勒夫也能摆出堂堂之阵,正正之师来与对手较量一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