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威桥附近,我看到了一些联想最近推出的走海外市场的重大转型Idea系列笔记本电脑的广告牌,还有柳传志和他的继任者杨元庆的形象。
时光流转,2004年12月15日联想20年庆祝会上,刚得到国际奥委会TOP身份的联想刚刚完成了他们国际化“必须的一步”——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联想渴望已久的全球化基业常青之路,起始于他们品牌营销的奥运TOP计划。
回到现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最大获益者,必将是中国体育产业。2008奥运会之后将是中国体育产业起步的开始,尤其对于那些奥运赞助商们来说,他们的奥运朝圣之路其实从2007年初就开始了。
2007年,对于与体育相关的所有从业者们来说,绝对是个充满刺激的年份。
不过,众多企业在2007年进行深度地奥运营销和市场推广后逐渐发现:自己深耕本土市场的长远价值正在遭遇某种可
笑的挑战——他们有可能将销售渠道铺到自然村里,却可能发现在他们理解的商业世界里已经无家可归。低成本、廉价劳动力、高污染的代价,还有彼此挥舞价格大刀的恶性竞争……
有人形容联想退出下一个TOP年,是见好就收。其实奥运营销后的路线,不正是类似联想这种品牌价值翻倍提升之后的企业焦虑的延伸吗?
回想两年前,华为、海尔等一干国内知名企业内部一度兴起了学习《基业常青》的热潮,但是很快就消退了。因为放眼一看,某注册仅五年的网游公司,钱多的可以来进行联城申花合并,把玩中超豪门;做了仅十年的某家电连锁商,其市值可以比全国零售企业的总资产价值还高……这明显不符合《基业常青》中的一些定律。
杰克·韦尔奇曾形容“企业的生命可能和人的生命一样,出生的那天就注定未来一定会死亡”,不过企业在轰轰烈烈的精彩纷呈和平平淡淡的可持续发展之间,会时常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发生变更。而处在成长迅猛阶段的一些中国企业,借势奥运营销,其市场策略注定要违背《基业常青》中提到的如GE、艾默生公司等百年老店低调的营销哲学。尽管在这期间仍然有很多疑问在空中飘荡,例如对体育过度商业化的排斥、对自由主义经济思维的扼杀、体育过度商业化便是资本垄断的体育表现形式……不过毕竟奥运营销对于世界舞台中处于茁壮成长的企业,其品牌提升效应巨大。眼球经济也是这个时期内各奥运赞助商在行业内竞逐的目标。故此本报评选2007十大奥运营销案例,仅供业内人士参考,且当事公司并不知情。
虽不是奥运赞助商,但TCL在欧洲市场的溃败不可能不给奥运赞助商们以警示:不可为了全球化、多元化而盲目进行全球市场的扩张。因为赞助商们每一次在各自行业中胜利的欢呼后面,时常都将有叹息伴随出现。即使是TOP之一的三星,这样借助奥运成功的企业,他们当年在非洲市场依然有过败绩。在我们转型的商业世界里,年轻的中国企业家们不能只强调欢呼,而忘记了他们曾经在决策失误时发出的那些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