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东方体育>>正文 保护色:  
成都商报:别给小伎俩戴"高帽子"

2007年12月1日 14:13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邓凯 实习生 张倩  选稿:张莹  
  从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迟到、早退是不对的;最近,《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让我们理解了何为“不抛弃、不放弃”。

  不过,这些道理放到中国羽毛球队都行不通。过去,中国羽毛球队就有国内选手相遇让球或者弃权的惯例,而在最近两项公开赛上,让球、弃权之风愈演愈烈,简直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程度。

  中国羽毛球的整体水平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每项赛事中国队都是规模化出击,随着比赛的深入,中国选手相互PK也就屡见不鲜。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选手的内战并没有让球迷见识世界最高水平的较量,因为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弃权———连比赛都没打,何来最高水平?

  为什么偏偏只有中国选手在这个时候出现如此密集的弃权事件?这是有门道的。中国公开赛、香港公开赛都是奥运积分赛,大家可以发现,弃权的受益者都是中国队的奥运会重点选手,比如谢中博/张亚雯、蔡赟/付海峰以及鲍春来。看穿这
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羽毛球队的“如意算盘”了:近的说,是为了让重点选手保存体力,尽可能在外战中取胜;远的说,是为了让重点选手尽快拿到足够的奥运积分,以便在奥运会前有更多时间进行系统训练。

  中国羽毛球队这么做是出于奥运的大局考虑,这可以理解,但他们恰恰忽略了体育比赛最本质的东西———重在参与、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事实上,这样大规模的弃权,在中国羽毛球队是有“群众基础”的:2005年十运会羽毛球赛场,某个比赛日下午本有6场比赛,由于选手弃权,6场比赛减少为3场;另一个比赛日上午,3场比赛在半小时内结束:一场弃权,另外两场总共进行了17分钟。对于这种现象,十运会羽毛球副裁判长郁鸿骏痛心地表示,这是缺乏体育精神造成的。他说:“一名职业球员,观众来看你比赛,你就应当认真打球。”

  我们承认,中国羽毛球队目前的做法的确更有利于明年奥运会完成金牌战略,但因为这个而放弃体育精神,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真的可取吗?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羽毛球项目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如果奥运再次“瘦身”,那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羽毛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队员、我们的球队还是肆无忌惮地放弃比赛、抛弃观众,总有一天羽毛球也会被球迷抛弃,被奥运大家庭抛弃。

大话体育:请中国足协准备下一届世界杯 刘翔私密档案首度曝光[图]

 
孙悦女友不靠球星走红
  • 伊娃激情双球顶丰臀[图]
  • 埃里克森前女友热辣臀舞[图]
  • 普京热衷柔道 布什爱慢跑
  • 辣妹时装秀大显豪乳[图]
  • 迈凯轮挤入F1八卦榜首
  • 科尔娇妻同性恋夜店放歌
  • 帕克娇妻大秀私密纹身
  • 克劳奇与女友偷情照曝光
  • 勇士最美球迷拒绝全裸[图]
  • C罗旧爱丛林裸浴被拍[图]
  • 鲁尼女友展靓丽新装[图]
  • 罗尼复古头携新欢亮相[图]
  • 巴西最美宝贝横空出世[图]
  •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