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谢菲尔德联队主帅罗布森向媒体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后,李铁这块被咀嚼了五年的口香糖终于接近无味状态。铁子要想在英国再找到一家可以让其安心养伤的俱乐部,办法只有一个——让“卖拐”里那个“赵本山”转行当足球经纪人。
李铁的身上,其实有很多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比如坚持,也比如隐忍。据说在国内,能让李铁开口说话的记者不超过4人。所以每回有李铁的专访见诸报端,国人总能见到戴维斯和维埃拉等人的名字。你知道,在今天的中国体育圈,记者要想和大腕保持零距离关系,光有赞美和吹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尽管我一直认为,如果小时的李铁不是跟张引练足球,而是跟王德显练长跑,今天的他可能早已站上了奥运领奖台。但与郝海东相比,李铁当初租借至埃弗顿,至少还和足球有那么一丁点关系,而海东同学的谢菲尔德之旅更像是为了混一张英国绿卡。
看过
球赛的人都知道,射门不是李铁的强项。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在埃弗顿,只要李铁起脚射门,球童和球门后的观众总要为捡球忙上半天。在世界足球的历史上,像李铁这样不需要猎枪就能让飞鸟受惊的球员,很难找出第二个。
凭借科健的赞助和跑不死的体力,李铁在租借至埃弗顿的首个赛季曾一度站稳过脚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伤病的增多,李铁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埃弗顿的看台上。即便后来转会至谢联,他的命运也没得到任何改观。伤病、预备队和看台几乎成了李铁在英国的全部。
李铁能在英国的板凳上一坐就是四年,你由此不得不佩服其经纪人许宏涛的本事。当然,从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出,“钱多、人傻”并不是中国足球的专利。
中国足球曾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留洋球员身上。但残酷的现实表明,留洋的春天其实只在某些专业体育媒体和网站编辑的呓语中出现过。当吹捧的泡沫破裂后,球员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了退路。然而滑稽的是,即便异乡的路已经到了尽头,李铁却还在专访中继续忽悠,说他不是没能力打预备队联赛,“而是觉得那种比赛对自己没有帮助。”
越来越觉得,中国足球和郭敬明就像是同一座窑里烧出来的两片瓦,惟一的区别是,以抄袭见长的郭敬明还在问“梦里花落知多少”,而以忽悠见长的中国足球已经知道,梦里花落没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