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名气一响,办事气就粗,架子就大。法网也不例外。今天,我终于在新闻中心领到了法网后半程采访证。尽管已经如愿,但对于法网的牛气冲天,我仍然耿耿于怀。
早在3月上旬,我报名采访法网,就一再遭遇意想不到的曲折。法网新闻媒介负责人里戈特通过电子邮件询问我:为什么要来采访法网?我从法网的高水平和中国金花的崛起这两个方面作了答复。此翁又问我:你写过多少网球文章?我回答:如果你在Google上输入中文“程康萱”和“网球”两个词,能够找到2670篇与之有关的文章。
在经历了一番“考试”之后,里戈特要求我选择若干自己写的网球报道和所登载的报纸寄去,然后研究决定我的申请。我不敢怠慢,花费了260元邮寄费,立即完成了这一“指定答卷”。此后,法网方面一直杳无音信,直到一个半月之后,我才收到了赛会的正式邀请函。
我算是幸运的。后来得知,许多中国记者的
采访申请遭到了拒绝,最后只有13名中国记者(包括中央电视台6个名额)被同意前去采访。
事情并没有结束。法网的记者证是分两次发放的,赛会按照记者在法网第一周的工作“实绩”,再来决定记者是否享有第二周的采访资格。在第七个比赛日,我老老实实地按照要求去新闻中心“续签”,交上了近一周的解放日报体育版复印件。美丽的小姐笑容可掬地让我第二天来听审核结果。谢天谢地,今天我终于领到了新的采访证。
我依然算是幸运的。北京一家杂志被告知,将减少一张采访证。而一家电台的记者还在为证明自己的工作“实绩”费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