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亚运199金须理性思考 繁华背后藏基础危机

2010年11月27日 17:11 来源:新浪 作者:敖铭 选稿:曹惠良

  199金119银98铜,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广州亚运会上的辉煌成绩可喜可贺。而对于中国队很多项目来说,亚运会只是一次练兵,真正的目标还是2012伦敦奥运会。如何正确看待广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辉煌成绩? 金牌无用论肯定不对,金牌代表体育强国论更不准确,我们还是用平常心细细品味,慢慢思考,默默行动。

  199金不能算历史最佳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广州亚运会上获得了199金119银98铜,共416枚奖牌。无论金牌总数还是奖牌总数均刷新了纪录。很多人会与20年前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奖牌榜进行比较,当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183金107银51铜,共341枚奖牌。实际上两届亚运会没有可比性。广州亚运会比2006多哈亚运会新增了6个项目,包括体育舞蹈、龙舟、轮滑、板球、围棋、象棋,总计42个大项、55个分项,476个小项。而1990年北京亚运会只有27个大项,310个小项。

  我们也可以仔细看看本届亚运会中国获得的199枚金牌来自哪些项目。非奥项目中国队拿了35枚金牌,其中包揽体育舞蹈10金,武术15枚金牌中国拿了9枚,棋类9枚金牌中国拿了5枚,台球10枚金牌中国拿了4枚,龙舟6枚金牌中国拿了3枚,空手道13枚金牌中国拿了2枚。另外,中国队还在软式网球夺金1枚,轮滑夺金1枚。如果不算这些新增非奥项目的话,本届亚运会中国队的成绩其实比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成绩略微逊色一些。

  在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中,乒乓球、跳水、体操实现了大包大揽,尤其跳水比赛竞争并不激烈,金牌除了再次证明中国在该项目的王者地位,其实已经失去了比赛的基本意义。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最普遍的三大球项目中,中国的男篮、女篮勉力支撑,女排世锦赛后重新起步,而男足、女足、男排已经无法达到亚洲一流水平。

  金牌的成色

  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亚运会表现最出色的队伍毫无疑问是游泳队,他们夺得了38枚金牌中的24枚,日本9金,韩国4金,新加坡1金,中国游泳全面压倒日本。更为关键的是,中国队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女子200米蝶泳等项目上位于世界最高水平,在伦敦奥运会夺得金牌把握较大。

  相比之下,另一个基础项目田径金牌可喜,但成绩放到世界范围内比较则显得一般。中国田径队夺得了47枚金牌中的13枚,尤其男子100米和4x100米接力夺得金牌,鼓舞人心。中国田径在亚洲范围内虽有一定优势,但几乎没有任何一项可以说在伦敦奥运会上能有把握夺金。女子马拉松、男子竞走、女子投掷、男子110米栏的成绩接近世界水平,在伦敦奥运会上有希望冲击奖牌,但夺得金牌的把握不大。

  自行车也是奥运会金牌大户,中国队虽然这次在亚运会四个分项上总计拿到18枚金牌中的6枚,但伦敦奥运也只有在场子自行车争先赛力求突破,能拿一枚奥运金牌就很了不起了。

  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中,乒乓球包揽7金,表现堪称完美。羽毛球拿了7枚金牌中的5枚,只有男双和混双金牌旁落,也算正常完成任务。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变成中国项目,伦敦奥运包揽4金没有悬念。羽毛球算是东亚和东南亚项目,伦敦奥运拿到5金中的4金希望很大。体操拿了14枚金牌中的13枚,只有男子跳马金牌旁落,而男子自由体操出现中国的张成龙与韩国的金洙珉并列第一情况,体操的总金牌数从14变成了15。但是中国体操队在伦敦奥运会上恐怕难以再现北京奥运辉煌,没有了主场优势,中国体操能拿5金就算成功。蹦床包揽2金,伦敦奥运均有冲金实力,而艺术体操依然是中国体操的短板。举重拿了15金中的8块,但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男子56公斤级等少数三四个项目有把握拿奥运金牌。射击拿到44金中的21金,将近半数,貌似成绩还可以,但实际上遭遇韩国队强有力挑战。目前中国射击队也就在男子和女子气步枪项目有绝对优势,接下来需要再手枪项目加大力度。跳水包揽10金在预料之中,伦敦奥运8金中的4个双人项目比较有把握,单人项目还需要提高稳定性。

  潜优势项目中,柔道只拿到16金中的2金,韩国强势冲击日本,而中国的女子大级别优势不再,女子48公斤级吴树根放到世界范围也没有优势,伦敦奥运出现零金牌并不是什么意外。摔跤这次亚运会竟然颗粒无收,要想再出现王娇那种爆冷夺金的场面很难。拳击拿了金中的金,邹市明还是具有伦敦夺金实力,而男子91公斤以上级张志磊与女子48-51公斤级任灿灿都是奥运夺金突破口。跆拳道拿了16金中的4金,但伦敦奥运也就吴静钰和罗微具有冲金实力,但没有绝对把握。中国的赛艇和皮划艇在亚洲具有绝对优势,但亚运会的成绩与世锦赛和今年世界排名来看有不少差距,伦敦奥运不太可能超越北京奥运的历史突破。

  总体来说,亚运会射击、游泳部分项目堪称世界级;乒乓球和羽毛球本来就是亚洲项目,亚洲水平也就是世界水平;而其他项目的成绩和竞技水平并不高,金牌的成色也就不尽相同。

  中国的失落

  广州亚运会中国队在总计15个项目上没有取得金牌。奥运项目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射箭、公路自行车、马术、艺术体操、铁人三项、摔跤项目中没有获得任何金牌。另外,中国在2016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高尔夫球这个项目的广州亚运会比赛也没有取得金牌。在非奥项目中,中国队在围棋、棒球、垒球、保龄球、橄榄球、板球、卡巴迪、壁球的广州亚运会比赛中没有取得金牌。

  传统优势项目中,射击遭遇“韩流”;潜优势项目中,柔道、摔跤、跆拳道、赛艇、皮划艇等项目并没有显示出逼近世界一流水平的潜在优势。尤其摔跤项目,曾在北京奥运会夺得1金,本该再接再厉,没想到在亚运会上却一金未得,这给2012伦敦奥运该项目继续突破蒙上了阴影。

  三大球,尤其足球,毫无疑问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项目。无论是在肯尼亚还是芬兰还是阿富汗,你可能找不到打乒乓球的人,但遍地都是踢足球的孩子。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足球金牌都会被认为是最重的金牌。如果中国男足能进入亚运会决赛,这枚银牌可能胜过10枚体育舞蹈的金牌,甚至在很多球迷眼中,哪怕一枚铜牌都要胜过所有金牌的总和,但中国国奥连八强都未能闯入。

  日本虽然这次位居金牌榜第三,但他们夺得了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两枚最重的金牌,这足以让日本体育代表团体面地告别广州。看看韩国国奥在失去决赛资格时伤心的泪水、夺得第三名时喜悦的泪水,就知道足球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队在三大球项目中夺得了女足、男篮、男排和女排冠军,而本届亚运会男足没进八强,女足屈居第四,男排没进四强,只有女排、男篮和女篮夺冠。男篮和女篮赢得都非常惊险,明年征战亚锦赛抢夺奥运门票,男篮和女篮都很危险。女排在亚洲也没有了绝对优势,更别提恢复到世界一流水平。男排和女排的滑落,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人才的缩水,国内排球联赛举步维艰。而男足和女足的问题更为复杂,恐怕需要中国足球卧薪尝胆,目标应该定在获得2024年奥运会和2030年世界杯参赛资格。

  并非“公平竞赛”

  在中国获得的199枚金牌中,大多数项目是“专业”运动员击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业余运动员;而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项目中国的专业运动员惨败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业余运动员,最典型的例子是田径女子10000米,印度的铁路职工斯里达兰夺得金牌,而中国的世锦赛马拉松冠军白雪只名列第八。你可以说白雪有伤,那么另一名专业选手张新也跑不过一个平常还要上班赚取训练经费的铁路职工吗?

  专业打不过职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国外职业化开展较好的项目中,比如田径、游泳、足篮排三大球,中国要想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非常困难。比如田径,无论是欧美选手还是非洲选手,他们大多依靠参加国际田联的黄金联赛等赛事,获得奖金,并进而获得商业赞助来养活自己,补充训练和参赛经费。大多数世界顶级田径选手堪称职业选手,而中国的基本都是专业选手,当专业对抗职业的时候,基本上全面落败。中日韩三国的职业足球联赛基本上是同时起步,但中国的职业化其实并不职业,还有很强烈的专业体系痕迹,所以,当专业遭遇职业,必败。

  专业总能赢业余。但是在很多职业化开展并不是很好的体育项目上,中国的专业选手总能击败国外的业余选手。乒羽属于区域项目,我们暂且不论。这个范畴里,中国所谓优势项目,射击、体操、跳水、举重的例子最为明显。在国外的这几个项目运动员中,很少有“职业”运动员,而国外运动员大多是医生、教师、职员,都有体育以外的最普通的工作。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时间、经费、器材、医疗保障都要好于业余选手,在项目技术上精雕细刻,专业选手总能击败业余,也就并不奇怪了。

  新华社在亚运会开始阶段的评论文章观点没有错误,如果进一步阐释的话,应该是,中国应该从普通群众中开展亚运、奥运选拔赛,选出尖子选手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亚运会。

  金牌的另一面

  迄今没有任何机构或者媒体能做出这样的统计,刘翔夺得雅典奥运金牌、世锦赛金牌,打破世界纪录以及亚运三连冠,引领了多少中国青少年投身110米栏或者田径的直道项目。这个人数估计很难统计出来,这也间接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枚奥运金牌,一枚亚运金牌,与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夺得51枚金牌,第一次位居金牌榜第一,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尤其青少年业余时间投身体育运动,那么金牌或许至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我们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查阅的数据却是,中国的初中生、高中生体育达标率逐年下降,尤其女学生的800米跑和男学生的1000米跑达标率甚至不到40%。建议中日韩三国各选出10所“重点”(升学率高,这是中国的标准)初中和高中,让三国同龄的普通学生(非体校学生)进行一次田径运动会,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更为直接的结论。

  不少机构提醒城市中的“亚健康”白领多参与体育运动,而更多的上班族却在抱怨希望周末去踢球、打篮球却找不到场地。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阐述体育强国概念的时候曾指出,在群众体育领域、要在全社会有相当广大的民众,热爱体育,参与体育通过体育健身,来提高身体素质。这就需要建立覆盖全面的,比较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在国家不断为群众创造了体育运动条件的时候,我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却并未提高。

  六亿电视观众可以在同一刻为刘翔的亚运三连冠欢呼雀跃,而每周坚持最低一小时体育运动的中国人恐怕不足六亿,如果不算在校学生(课间操)和老年人(舞蹈、太极拳),这个人数恐怕不足一亿。

  每一次的奥运会、亚运会的金牌都增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但在激情过后,很多年轻人宁愿每天花数个小时玩网络游戏和“偷菜”,也不愿意到运动场上挥洒汗水。

  每一次的奥运会、亚运会,家长都会在电视机前指着中国的冠军说,孩子,做中国人多自豪啊!孩子点头。周末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去上奥数课,而不是带着孩子去田径场跑哪怕一圈,更鲜有家长陪着孩子练十脚射门。

  这,就是中国式的金牌荣耀。

  这,就是塔尖与塔基的现状。

点击进入专题:第16届广州亚运会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