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我的亚运"影像志"
2010年11月23日 15:01 来源:东方网 作者:周建道 选稿:曹惠良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收听、收看亚运会盛况,分享精彩赛事,对年青人来说是件轻而易举、轻松惬意的事。然而,对当年的我和乡亲们来说却充满了艰辛,充满了汗水,甚至苦涩。
“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1974年9月的一天,年过半百的老校长、兼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周华山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小心翼翼地捧着上海产“红灯”牌收音机大声地宣布:我国体育健儿首次参加在伊朗德黑兰举办的第七届亚运会,运动员苏之渤为中国夺得首枚金牌,我国以33金64银27铜的成绩死因团体总分第3。他擦去激动的泪水说:“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体育强则国强。我们要像亚运健儿那样,努力学习、拼搏进取、为国争光!”
“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伟大的祖国首都北京举办,亚运圣火经过我们的学校,我们用积攒下的零花钱制作红旗和花环,脚磨破了,手划伤了,脸吹裂了,我们也顾不上了。圣火到来那天,我们举着美丽的彩旗、花环,载歌载舞,迎接圣火到来,看到熊熊燃烧的圣火,对着我们第一次见到的摄像机,我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为了让我们分享胜利的喜悦,作为学校负责人的爸爸,费尽周折、不辞辛苦借来了日本生产的“三洋”牌录音机,把亚运会各类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赛事录下来,抽时间集中起来给我们听。那时的我们,虽然无法看到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分享他们那胜利的笑容,但是已经相当地满足了!
“百闻不如一见”,到了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离村里三公里的村委会有了黑白电视,终于实现了我们一睹亚运英雄的心愿。大家跑得大汗淋漓,还是不敢休息,怕漏过了精彩镜头,怕错过了国歌高奏、国旗飘扬的瞬间。美中不足的是,因为信号接收靠的是室外天线,经常是观众群情激奋,屏幕上却是“雪花飘飘”。“关键时候,岂能感冒”,总有人自告奋勇地转动天线,调整接收角度,当画面重新清晰起来的时候,人们总会向他投去像对中国健儿一样赞赏、感谢的目光。节目看完了,当我们从最初的兴奋状态中清醒、恢复过来,才觉得腰酸腿疼、头晕眼花。
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乡亲们通过多种经营、外出务工,有了钱,为了更好更多地收看亚运会转播,村民们一合计,集资不仅通了电,还争先恐后地购买了彩电。为了有个好的收视效果,大家办理了有线电视业务;为了不耽误农时,老乡们还添置了价格不菲的录像机,这可是庄稼人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进入新世纪,生活条件就像马尾巴提豆腐--甭提有多好了,通讯工具、方式和通讯手段也自然水涨船高。不仅录像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等早就成了老古董,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就是当年高深莫测的啥子“高清、液晶、等离子”电视也是“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读书读报、收看电视、登陆网络外,大家还准备开上私家车,现场为中国健儿加油助威,向世界展示中国农民站起来、富起来、乐起来的新生活、新形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今新兴的网络更得到了我们青睐,登陆网站既可以了解最新、最快的奥运会消息,还可以通过邮件、贴子参加讨论,为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的中华健儿出谋划策、激励他们又好又快的为国争光。“无独有偶”,应运而生的手机报、手机短信更是把五湖四海的亚运发烧友连在一起,“连四海于一瞬,览风云在眼前”,鸟枪换炮、如虎添翼的我们真是一机在手,赛场风云、赛场花絮尽在掌控。“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中国健儿雄居奖牌榜首,大家都说发达的资讯、便捷的交流、畅通的联络功不可没呐!
“观一叶而知秋”,我的亚运“影像志”从单一到多元,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到互动,她多像一扇小小的窗口,多像一枚反映灵敏的风向标,多像那晶莹的水滴,多像美丽的叶片,见证和反映了当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富裕文明的点点滴滴,记录并折射出中国人民向往和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敢为人先、励精图治的情怀!